记者暗访:桂林车市逆市加价 小心中了车企圈套

新闻眼|来源:广西电台新闻9102015-06-17 08:26:03|网络编辑:张倩

6月初有听众向新闻910反映,买车的时候遭遇提车加价以及强制捆绑搭售的现象。新闻910记者走访调查发现,现在车市销售疲软,而加价之风虽然屡遭诟病,但依然不见好转。

买的人多了就抬高价钱,看似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但却忽视了明码标价这一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准则。而且,在“硬加价”“软加价”“钓鱼式加价”背后,这款车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人买?是不是真的值得多花一两万甚至更多的钱去抢、去等?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消费者购买紧俏车型 加一万再等两个月

今年股市红火,桂林市民刘女士炒股赚了些钱,就准备把已经用了五六年的车换掉。在经过一番考察后,她选中了别克新上市的中型SUV昂科威。原本想着过了年后应该会便宜点,但是6月份交钱的时候她却发现不但没有一丝优惠,反而加价才能预定,并且要两个月以后才能提车。

\

刘女士说:“当时第一次去看的时候是没有加价的,我们就想找朋友看能不能打个折,因为那时候它的优惠也是很少,后来我们就等等,过完年以后再去打听,结果八里街那边和临桂这边都是加价的。”

既然两边的经销商都要加价并且都没有现车,一打听南宁市场同款车型要加到两万,急着用车的刘女士考虑再三,虽然疑惑现在高端车型纷纷降价的市场环境下居然还要加价,只好选择其中一家交钱了事。可以说这钱是花了,心里却不舒服。“它说厂家统一加的,我不管你是厂家的行为也好,经销商的行为也好,你既然能以那个价格推向市场,肯定是核算了你的成本之后你才推出的。”

现象普遍

多品牌车企加价提车

通过新闻910记者的调查发现,刘女士的遭遇并不是个例,桂林八里街云集了众多汽车品牌,在别克桂林桂通4S总店,销售顾问直言,他们展厅里挂出来的价格已经是在指导价上加了钱。

销售顾问说:“这上面的价格都是加了一万的,就是按照上面这个价格,包括那个踏板、横置行李架这些,发票是按照如果是30万9千9百就是开29万9千9百,另外一万是开装饰件,开个收据。”

\

而加价的理由无外乎是供不应求,产能不足等等,在桂林广汽本田4S店,销售顾问给记者关注的中端主力车型缤智介绍的时候是厂家指导价,而当记者表示想订车的时候,这位销售顾问却话锋一转。“16万3千8百是它的指导价,如果你要订车的话得加一万精品才接受预定,它不是跟车价发票开在一起的,是另外算精品发票的,因为你开车价的发票那你买税又要多一笔费用。”

记者采访中有部分经销商表示,厂家“搭配供货”压力大,加价卖车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所谓“搭配供货”一种是在厂商供给经销商车辆前,就已经为车辆加装了选装配置,从而抬高车价。第二种就是厂商为经销商搭配供货,进一辆热销车型,那么必须再搭配一两款相对销量欠佳的车型,如果不加价,经销商利润空间就薄了。

“硬加价”“软加价”“钓鱼式加价”背后

消协支招 如何应对

记者就汽车销售商加价售车的行为采访了桂林市消协秘书长张玉保,他表示“加价提车”看似是消费者“自愿”,实则有变相涨价、利益输送之嫌。经销商热衷于加价提车的背后,还跟4S店的指标分配有关系。

张玉保说:“他没有列入整个购车的发票里面,收款收据证明你加价费,说老实话,这就是纯利润来的,这个是经销商很大的一块利润,加一万两万三万卖一台车,它才有这个指标,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加价提车”所谓消费者“自愿”的背后,往往是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联手“做局”,在广告宣传攻势后造成缺货或断货的假象,利用消费者“买涨不买跌”“新款情结”等消费心理,引诱消费者“入套”。多花的钱,很有可能是为厂家和经销商共同做出来的局买单。

张玉保说:“特别是今年汽车销售整个都不怎么景气,也许有我们厂方的饥饿营销。”

面对“加价”提车的不合理现象,张玉保希望消费者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追捧新车或畅销车型,盲目跟风主动加价的车型,同时把握好购车时机。

张玉保建议说,“找个最好的节点去买车,每年春节或年底,这两个时期车型是降价的时候,五月到八月车型一般不会降价,为什么,这是淡季它无所谓,最好是十月左右的时候,或者十一月的时候车展买车是最好,因为有些车冲量。”

(记者徐嘉阳)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