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破坏景区生态 非遗传统表演是去是留?

新闻眼|来源:北部湾在线整理报道2015-07-03 15:55:00|网络编辑:杨琪玉

大理洱海鱼鹰表演被叫停 来源:东方卫视

取缔洱海鱼鹰引热议

反方:一刀切式地取缔是相关部门惰政的表现

正方:鱼鹰表演会给洱海生态造成破坏

上周五,本报有关大理市将取缔洱海上的鱼鹰表演后,引起较大反响。有人赞成,但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多数。其中,不乏“一刀切式取缔鱼鹰表演项目,是惰政!”这样言辞激烈的表述,这种观点认为,作为传承了千年的洱海鱼鹰,不能简单粗暴地取缔,“办法总比困难多。”

反方

鱼鹰是洱海生态文化链的一部分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专家张锡禄认为,数千年来,鱼鹰与洱海渔民同吃同住,是洱海文化的象征。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喜洲沙村全靠鱼鹰捕鱼,鱼鹰的数量有现在的几百倍,从来没有污染过洱海。洱海鱼鹰的驯化表演,让欧美国家的人看到了大理文化的不同之处。保护洱海的生态环境,包括保护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鱼鹰是洱海生态文化链中的一部分,属于保护洱海水生动物的范畴。日本的鱼鹰下水捕鱼,要用绳子拴着才会回来。洱海的鱼鹰,只要拍拍船板就会回来,是世界一绝。洱海鱼鹰是深水广阔空间里的生灵,把它局限在一个小池塘里,必然走向死路。

在旅游部门工作的徐华认为,洱海鱼鹰也是洱海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是洱海流域文化比较有意义的一个项目。如果在水库上演,游客肯定不会去看的。

此外也有学者和市民表示,不能丢掉老祖宗传下来的鱼鹰表演,但是要控制布点的规模,合理开发运营,以减少对洱海环境的影响。而网友“海天一”则认为,大理市一刀切式地取缔鱼鹰表演项目,是相关部门惰政的表现,只是为了自己好管理,就简单粗暴地取缔。事实上,相关部门担心的问题——游客安全和对洱海的影响,完全有很多解决的办法。

河南游客茹存峰觉得,文化是风景的灵魂,白族文化也是大理旅游的灵魂,而鱼鹰又是白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预见,如果取消了鱼鹰表演,洱海旅游乃至大理旅游都会失色不少。他也非常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把洱海鱼鹰保留下来,让来到大理的游客能够通过鱼鹰表演,了解大理白族文化。

正方

洱海生态脆弱 鱼鹰表演会造成破坏

相对于反对取缔鱼鹰表演项目的声音,赞成取缔的人就要少一些。

环保专业人士刘滨觉得,目前洱海面临的污染负荷比较严竣,从洱海生态系统脆弱性和减少对洱海造成污染的层面考虑,并不赞成在洱海上开展鱼鹰项目。同是环保人士的李宁波认为,洱海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规定,不允许各种经营活动。洱海128公里湖滨带,只完成58公里生态修复,现在要很好地保护它,维护生物多样性,但鱼鹰表演过程中,使湖滨带基理、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恶化生态环境,对水生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破坏。

洱海管理局的董云生对取缔鱼鹰表演也持赞同态度。他认为,近年来洱海水体出现了以蓝藻居多的趋势,沉水植物萎缩严重,群落结构简单化,土著鱼类濒危或消失,正处在由中营养水平向富营养化发展的过程。洱海水体近年来总体处于III类,并有局部恶化趋势。鱼鹰驯化表演势必占用滩地,加重洱海水环境压力,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就难以逆转。  

首席记者 秦蒙琳

相关新闻

洱海鱼鹰 出路何在?

\

洱海鱼鹰出海 通讯员 彭海洋 摄

6月17日,大理市政府发出《关于鱼鹰表演旅游经营项目全部迁出洱海湖区范围的通告》,自即日起,一律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洱海湖区范围内开展鱼鹰表演旅游经营项目。《通告》也给出了最后的时间表:7月10日。逾期未停止经营或者未按时迁出的,依法予以取缔和处罚。

洱海沿岸的居民曾有2000多年的鱼鹰驯化和养育史,随着现代化捕捞工具的出现,鱼鹰曾一度面临灭绝。鱼鹰的数量也从上世纪80年代的2500多只,锐减到了后来的百余只。每年半年的洱海封湖禁渔期间,苦苦支撑下来的几户渔民,不得不靠自己外出打工挣来的钱养活鱼鹰。

直到大理洱海鱼鹰驯化表演基地的出现,这样的状况才有了改观。来到这里的游客不仅可以看到鱼鹰捕鱼,而且还可以从中了解到白族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鱼鹰可以通过表演来养活自己。沙村渔民驯养的鱼鹰的数量也逐渐恢复,但是鱼鹰表演带来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如鱼鹰表演船存在安全隐患,观看表演的人群会带来垃圾等。

通告一出,引起了公众的热议:政府的这个规定,不是要将洱海里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鱼鹰,全部赶出洱海吗?那么鱼鹰如何生存?它有出路吗? 

非遗项目是否将绝迹?

非遗传承人的职责是传承发展,很多非遗项目之所以会失传,是因为传承人不能通过传承技艺养活自己,以致后继无人。离开土生土长的洱海,渔民是否会选择带着鱼鹰到另外的水塘或湿地上表演?如果不能再继续表演,渔民是否会因为难以维持生计而放弃驯养鱼鹰?失去了鱼鹰这个载体,“洱海白族鱼鹰驯养捕鱼”这一非遗项目,是否也将从世上绝迹? 

口耳相传的大理鱼鹰捕鱼技艺

云南省大理鱼鹰捕鱼技艺,已被收录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波罗塝是喜洲古镇具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渔村,是鱼鹰文化的发源和传承之地。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凤凰要到邓川去祸害百姓,经过上关村时被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看到,于是观世音就把一座大山向凤凰压了过去。只露出凤凰的尾巴,于是就被称为凤凰半岛。上关村位于苍山第一峰云弄峰脚下,地理环境十分优越。目前有村民756户,人口3250多人,85%是白族原著居民,所以说波罗塝是白族文化的摇篮,凤尾承载了数千年的白族文化底蕴,当您亲临此地,苍洱风光尽收眼底,水天一色,碧波万顷,鸥鸭翔集,只疑是天上人间。

  大理鱼鹰因渔民驯养有方,被培养成最通人性的鱼鹰,在主人优美的歌声引领下,鱼鹰学名叫鸬鹚,本是野生鸟类,经渔民驯化后成为捕鱼的好手。大理白族渔民在常年驯养中不断摸索,选优汰劣,积累了一整套良种交配、孵化、雏鹰饲养、成鹰训练技术。洱海鱼鹰陪伴渔民生生不息,渔民以驯养好的鱼鹰而自豪。因与大鱼搏斗或其他原因,一只好的鱼鹰死后,渔民往往要立碑埋葬,以表达主人对它的感激和思念。白族渔民养鱼鹰出了名,四川、贵州、湖南等地渔民都到大理买鱼鹰。一次,一位外国驻华使节游览大理,有幸参观了鱼鹰捕鱼。鱼鹰的精湛技艺,人与鱼鹰的和谐配合,令使节们大开眼界。后来,渔民应邀东渡日本,洱海鱼鹰与日本鱼鹰同场竞技。洱海鱼鹰捕的鱼又大又多,鱼鹰捕到鱼后会主动靠船,把猎物交给主人。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捕鱼工具日新月异,鱼鹰捕鱼不再是渔民维持生计的唯一选择,鱼鹰养殖不再引起人们的兴趣。据统计,沙村的鱼鹰养殖户从80年代初的72户,总共1574只鱼鹰,到上世纪90年代末,鱼鹰养殖户剩下30家,而到了2007年,全村仅存9户人家,鱼鹰不到100只。鱼鹰捕鱼面临消亡。这一整套极为珍贵的驯鹰技艺,至今仍留在驯鹰人世代相教的口语秘传中,没有形成任何文字记载。千百年来渔民和鱼鹰在洱海相依为命,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画卷。

传统文化面临着“断根”的危险

在中国农村人口逐步走向城镇的同时,农村“空巢化”、“空心化”现象严重,农村的年轻人离开农业生产进城务工,根植于农村、源于农村生活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断根”的危险。

“传统文化绝大多数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几乎全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乡土文化、地域文化,都跟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农村密切相关。城镇化意味着和乡土文化的分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副主任田青田青担心,丢失了文化传统的人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们去少数民族地区看到吊脚楼,多漂亮。吊脚楼的主人恨不得赶快把这个吊脚楼拆了,盖一个砖房。我们说砖房丑,他说有卫生间,可以洗澡。他们要过城镇生活。”在田青看来,保护非遗最大的难度,难在人心。

他举例,每一分钟,就可能有一首民歌、一个乐种、一种手艺或一座古建在消失。比如民歌,过去有很多劳动歌曲,插秧时要有插秧的号子,薅草时有薅草的锣鼓,伐木时有伐木歌,随着生产方式完全消失,这些也随之消失。地方戏曲剧种已由50年前的360余种减少到今天的200余种,能够看到舞台演出的只有80余种;很多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后继无人。

田青用一个比喻形容了非遗“生老病死”的过程,“就像你的父母,老了、病了,得了不治之症,你怎么办?你总要尽孝心,以最大的努力来抢救。文化遗产和我们的父母一样,我们有这份感情。当我看到剧场里,演员卖力地唱,台下空空荡荡的时候,我就像看见自己的父母躺在病床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谈到非遗未来,这位从事了非遗保护近20年的老人显出忧心,他希望尽最大努力为非遗找最好的“医院”和“药”,让躺在病床上的非遗活下来。

民俗消失了,旅行怎么奔跑?

时代的发展会对民俗传承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现在的乡村里,端午节可能只剩下赛龙舟吃粽子了,艾叶这一最重要的载体,在粤西端午传统中越来越少见。吴川的月饼全国知名,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月饼到处都是,但是拜月光的传统民俗可能没有人再记得。不过,虽然传统民俗在逐渐消失,但是传承下来的依然是乡村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传统民俗吸引着外来人的目光,与笔者同行的两位省外友人,讶异着竟然有比春节还要隆重的节日,讶异着在这个金钱社会中,宴请宾客不收分子钱。他们好奇地看着乡村婚礼中的各种程序和仪式,自己拿着一根红蜡烛感到很新奇却又不知道如何处置。他们体验着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节日和传统婚嫁,意犹未尽。

  十年前,我们去旅游,看风景,看历史,通过舞台表演,了解已经消失或者正在逐渐消失的传统民俗,拍完照回来说去过,然后逐渐忘却。十年后,我们去旅行,越来越深入,泰国众多漂亮的海滩,比不上泼水节、水灯节热闹。我们开始喜欢并渴望着去参加晒佛,去参加巴西狂欢节嘉年华,去西班牙观看一场斗牛,感受当地传统的民风民俗。人们外出旅游越来越注重体验,而这种体验不再只是看壮丽的风景,读历史遗迹遗址,人们开始越来越希望能够进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把当地的生活,变成自己的生活体验。当我们在大呼大力发展旅游业时,为旅游文化项目立项,建造很多漂亮的馆所,旅游地产打着文化的旗帜,全国轰轰烈烈,但是民俗的传承始终都是在当地人的生活中,一台再生动的表演代替不了,一本再畅销的书也代替不了。我们都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如果民俗还在逐渐地消失,旅行要如何奔跑才赶得上。

 旅游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

广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广西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灿烂的文化遗产,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广西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对各类文化和文物进行梳理和修整,对古城、古镇、古村落进行挖掘和保护,是旅游业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极大促进了广西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金秀瑶族自治县有盘瑶、茶山瑶、花篮瑶、山子瑶、坳瑶等5个瑶族支系,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

为保护瑶族的传统文化,金秀近年来通过深入挖掘瑶族歌舞剧、瑶族特色美食、瑶族节庆和瑶族服饰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打造生态民俗文化特色旅游品牌,在旅游业大发展的同时,推动了瑶族文化的研究和承传。

广西每年有大大小小的节庆300多个,以“三月三”、“炮龙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是广西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西倾力打造旅游节庆、旅游博览会等各种旅游平台,极大丰富了广西民间工艺文化、建筑园林文化、传统艺术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也使广西很多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充分挖掘和展示,形成了文化保护、开发、传承、弘扬的良性循环。

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充分挖掘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着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如今百里柳江文化游、三江侗族风情游等已经成为广西的旅游品牌,在国内外有着比较高的知名度,风情柳州已成为柳州的城市名片,享誉海内外。

新闻来源:春城晚报、中国网、中国新闻网、南方日报、中国旅游新闻网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