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淡了还是换了味 盘点春节“新年俗”

新闻眼|来源:北部湾在线整理报道2016-02-22 15:48:15|网络编辑:杨琪玉

猴年春节,除了年夜饭、春晚、刷微博和朋友圈之外,拿手机抢红包也成了“过年必备”。和去年相比,今年的网络红包除了有“摇一摇”,还有“咻一咻”,除了抢红包,还有“集五福”。有人说这种过年方式让亲友间有了互动,增进了感情,也有人觉得仿佛过节都在手机里过了,冲淡了过节的气氛。

互联网+“红包”:新年俗带来新年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过年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元素开始出现,视频拜年、手机发红包……这些新年味、新年俗让市民的春节“潮”味十足。

发电子红包成新年俗

微信、QQ、微博红包来了,抢!抢!抢!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发电子红包已经“晋级”成为新的年俗,更成为亲朋好友间温暖的互动。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南宁人在今年春节期间人均发出的红包金额为337.2元,位列全区第二。

南宁人均发出红包337.2元

以往,除夕的年俗少不了贴春联、贴门神、守岁、领压岁钱,现在,“发红包、抢红包”也成了新的年俗。

今年50岁的李大姐说, 除夕那天,他们几家人一起在酒店吃年夜饭,老老少少用手机发红包抢红包玩得不亦乐乎,发电子红包俨然成了新年俗。“大家敬酒前先发个微信红包,大人给小孩的压岁钱也通过手机发放。”“70后”市民黄志权说,在春节期间给一些不常见面的好朋友发微信红包,自己在收到朋友的红包也会回一个,“平时不常见面,过年过节发个电子红包算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

据支付宝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分得红包金额最高的是广东人,共抢得7337万元;在发红包方面,最土豪的当属福建人,从除夕到大年初三,福建莆田和漳州两地人均发红包金额分别高达1171.9元和952.3元,江西鹰潭市位居第三,人均发红包金额为880.6元。在广西,贺州人最为阔气,人均发红包金额达382.3元,位居全区第一;南宁市以人均337.2元的金额,排名第二;钦州人均发红包金额为335.6元,排名第三。

电子红包成表达心意新载体

现在,用手机发红包、抢红包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不少老年人和中小学生也参与其中。

市民梁女士说,春节期间,自己读六年级的孩子拿着她的手机上微信抢红包。 家住星湖路大板二区的季女士说,现在中小学生对抢红包的热情一点都不比成年人低,一些初中生在微信上发红包,金额少则几元,多则数百元,出手阔绰让她惊呆了。

除了年轻人,老年人也是“红包大军”中的一员。今年70岁的退休教师李老师说,过年的时候,不少原来带的学生没能过来看望我,我就在微信群里发贺年红包。学生们抢红包后,都会发上一些好玩的表情和文字,“红包个数和金额都不多,抢红包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群里进行互动,相互联络感情”。

抢,抢,抢 ;发,发,发。电子红包,不仅增添了过年的喜悦,也成为亲朋好友家庭互动的一种方式。来自蚂蚁金服的数据统计显示,有30%的用户在除夕将福卡传递给了家人,春晚期间,裂变分享给好友的红包,被领走超过9000万个。此外,红包不再是长辈给晚辈的专属,数据显示,在“50、60后”与“80、90后”的春节红包互动中,年轻人给老年人发的支付宝红包,平均金额为518.2元,这个数字比长辈发给晚辈的支付宝红包平均金额要多出不少,后者为382.7元;电子红包,已成为晚辈表达心意的新载体。

网购年货成新潮

  春节消费花在哪?置办年货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据搜狗搜索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人们最大的消费比例已经从实体线下迁移到网络购物当中,从过去大包小包的购买“鸡鸭鱼肉”转变成了网上“赶大集”式的购物体验。大家只需打开京东、天猫、搜狗购物等购物网站、导购网站推出的“年货专栏”,生鲜蔬果、坚果蜜饯、各地特产只要你想要的商品都应有尽有!购物平台和快递行业的发展也让网购年货成为了潮流趋势。

视频拜年火起来

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在平凉工业园区上班的曹女士微信信息就响个不停,做成动画的拜年信息带着发信人的头像、配着背景音乐,很是逗趣、喜庆。微信里的视频拜年、语音拜年比往年的短信拜年更加亲切。

  “小姑,过年好!能看到我们吗?祝您身体健康!”除夕夜吃完饺子,家住中心城区新湖花园的张女士和家人坐在电视机前开始给远方的亲人逐个拜年。“以往我们都采用电话拜年,但今年不一样了,连家里的老母亲也用上了智能手机,只要拨通视频通话,就跟人在跟前一样!”

  记者了解到,从除夕夜开始,视频拜年成了许多家庭的集体活动。不少家庭都是男女老少齐上阵,人手一部手机,边看春晚,边发视频,玩得不亦乐乎。

  今年60岁的退休清洁工郝阿姨告诉记者,从前不会用智能机,也不知道小青年们整天拿着手机在看啥。今年闺女给她和老伴一人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还在家里安上了无线宽带,她和老伴竟也学会了视频。

看电影成中国“新年俗”?

\

大年初一下午,山西小伙儿小秦兴致勃勃地带着女朋友去看电影,却意外地发现太原商业区各大影院几乎所有时段的票都早早售空,只好无奈地打道回府。

“过去,大年初一总是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家里团圆,即使出门也是跟父母去亲戚家拜年,商场这一天也十分冷清,营业时间跟平时不太一样。”惊讶的小秦说,“现在年轻人更愿意出来吃饭、看电影、唱歌,公共场所的年味儿比家里还要浓。”

在走亲访友、吃团圆饭之外,举家出行或呼朋引伴地来到拥挤热闹的电影院,渐渐成了中国人庆祝春节假期的又一种休闲方式,许多电影也扎堆儿追赶这一热门档期。周星驰的新作《美人鱼》、港星云集的《澳门风云3》和借猴年“东风”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3部贺岁片在2月8日大年初一同时上映。

三大利好 春节看电影成“新年俗”

旅游

世界那么大 春节去看看

猴年春节,我国出境旅游形成小高潮。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2016年春节出境游人数预计将达到570万到600万,如果以人均旅游相关费用1.5万元计算,中国游客春节出境花费将达到900亿元。

出境旅游人数的大幅增长,主要由于签证放宽、航班航线增加、消费环境改善等有利因素,激发了中国游客春节期间出境旅游消费的热情。

2014年和2015年,中国人选择“旅游过年”的比例不足20%和30%。眼下,2016年春节出境自由行需求格外旺盛,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说:“像现在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都把人们的视野大大扩大了,而且也刷新了‘在一起’的概念。过去‘在一起’就是一定要回到小镇上,现在不是了,既可以家人一起走出去,也可以子女们出去旅行的时候通过互联网跟父母进行联系。旅游过年会变成越来越重要的生活方式。”

陋习

别让赌博成了农村“新年俗”

一年打工存不了两万元,没想到过年几场牌就输掉一大半——春节期间,安徽省的一些农村青年向记者反映,过年亲朋好友聚会都会摆上牌局,有人甚至将一年的辛苦钱输了个精光。(2月14日新华社)

“麻将牌一响,几头猪白养。”农村豪赌,触目惊心。一年打工钱,不够几场牌。类似“男子带4万元打工积蓄返乡 打两场麻将输掉一大半”等新闻,几乎隔三差五就在各地翻版上演。赌到这个程度,恐怕就不是怡情养性的小事情了。且不说老生常谈的“恶习”之祸,当年贵州凯里爆炸案等农村恶性事件,都是值得警醒的农村豪赌的“副产品”。

外面辛苦一年,春节输光几天。有人说这是乡村塌陷,有人说这是民风凋敝,还有人说这是农村空心化的症结。这些说法,未必全无道理。但,赌博在少数农村成了“新年俗”,在本质上,是个悲怆的法治议题。

赌博就是赌博,农村也好,春节也罢,既然是法治的问题,就不要拉到文化或道德层面去捣糨糊。有个事实是值得注意的:根据中国警察网的调研显示,农村地区聚赌活动猖獗的地方,也往往就是基层组织工作薄弱的地方。一个数万人口的乡镇,也就配备数名警察,难以抽出精力取证并依法打击赌博——这或许也是农村春节赌博成风的重要原因。

新年俗来了,别多虑

手机抢红包成新年俗,是最近热议话题之一。

年俗是精神“必需品”。手机抢红包成为新年俗,是传统发红包年俗的发展。类似的变化还有很多,比如现在过年旅游也成了一种新年俗。

可见,新年俗的诞生,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产物,属于正常现象。这种改变,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传统年俗正在遭受的消解和变异,无需进行忧虑性解读,相反,我们应该乐见其成,并通过建设和创新,将不合时宜的旧年俗摒弃,继承、弘扬、创新优秀年俗文化。

新闻来源:平凉日报、南宁新闻网、飞象网、青年参考、央广网、人民网、现代快报

视频来源:央视网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