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

区字号·文化|来源:北部湾在线综合2016-08-12 15:59:24|网络编辑:夏汝

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一个有着二千年历史的古镇,犹如一个藏在南方幽深小巷里的小家碧玉,一直鲜为人知。直到荣获自治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称号之后,她美丽而神秘的面纱才被掀起,向世人展示她悠久的历史文化,袒露她那深邃迷人的文化底蕴。

\

百年骑楼 见证历史

南康骑楼街与北海中山路老街骑楼的建筑风格大同小异。沿江路、胜利路、上新路以及解放路一带,街道两旁都是百年历史的充满南洋建筑风情的骑楼。骑楼外表乍看斑驳古拙,仔细欣赏时却可以发现那些建筑上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

南康老街骑楼最具代表性的是解放路老街骑楼,长约600米、宽9米,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可谓南康近代历史的活化石。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也常常可见。骑楼二楼的立面全是阁楼雕版,雕版图案多为民间传统花草,手工精细,栩栩如生,古味幽然,骑楼的窗楣有方形的、半圆形的、敞肩形的,真不失为民居建筑风格和古建筑艺术的宝典。解放路老街骑楼前临商街,从民国至1980年代都是南康最繁华的地方,经营着“九八行”、客栈、餐饮、百货、针织、成衣、日杂、副食以及海产品等。当时有名的茂隆、北国客栈、广华昌针织厂、同和隆商铺、珍文书店以及“又发”黄记副食酱料厂等许多大商号都设在解放路老街的骑楼。

胜利路老街骑楼位于解放路尾至沿江路之间,长约300米。胜利路骑楼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南康历史最悠久的一条街,因此也被称为“南康第一街”。胜利街至今保留着传统的建筑形式:砖木结构,以木装饰为主,木门木窗,木挑梁,木质闸门,结合青砖山墙,大多门口设置敞廊。偶尔也有全部用青砖建的民居,别有一番风味。

南康镇上新路、胜利路、解放路、沿江路老街骑楼大多完好。如此大面积的完整保存,全国已不多见。它们的存在,体现了南康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

著名学者及国际友人对上新街、胜利街、解放路、沿江街历史文化街区有较高的评价,新加坡著名的考古学家德兰说过:参观解放街时使我大吃一惊,这条路竟然和我们新加坡牛车水等国宝级的老街一模一样。”

\

楼宇街巷 古色古香

南康镇最具代表性的丰富历史文化遗存除了各处的骑楼街外,还有将军楼、三帝庙、三婆庙、冼太庙、天波府、四大古井等等。

在古镇漫步、寻幽,那一间间精巧的庙宇,一口口深幽的古井,一条条狭小的街巷,那古色古香的风情,无不沉淀着历史的沧桑。品味千年沉香,扣动寥廓心弦——

据史载三婆庙(也称妈祖庙)始建于1732年,1991年重修,建筑面积680平方米,殿堂1座。古色古香的屋宇处处显得古朴而风骨苍然。三帝庙始建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奉康太府面谕创建,原建于本圩正行,后于乾隆五十九年迁建现址。庙内供奉真武大帝、关圣帝君、华光大帝。几经沧桑之后,1995年重塑三帝神像。南康三帝庙占地面积680平方,建筑面积486平方,全庙分上、中、下三进。三帝庙正大门是一幅雕刻油漆的牌匾,雕刻着金光闪闪三帝庙三个大字。三帝庙前20多米处有一口青龙井,青龙井是南康老街四大古井之一。井壁长满蕨类植物,井水清冽。据说,井水有口甘生津,清凉解毒之效。

\

南康镇的庙宇,除了供奉神灵的外,还专门建有纪念英雄的庙宇。如冼太庙,是北海市唯一的一间祀奉南北朝至隋时期民族巾帼英雄洗夫人的庙宇。此庙始建年不详,明正德九年(1514年)重修,原建有正厅、拜亭、前厅和四周高6.5米?宽12米,原正厅坐北朝南,青石,砖瓦和杉木结构。还有纪念杨家将的天波府,现存建筑为明代所建,彩门楹联,小巧别致,天波府长30多米,宽20多米,坐落在杂粮行,正殿三间,后院有东西廊房三间,屋内雕龙画凤,金碧辉煌。

穿行在南康人称之为“摸乳巷”的狭小的小巷中,略张开双臂,就可摸到两边的墙壁。这样的老街小巷南康共有18条,每条小巷,都装设有防侵略、防盗贼的闸门。还有闻名遐迩的张屋园、陈屋园、庞屋园、朱屋园、郭屋园、罗屋园、钟屋园、岑屋园八大园。保存完好的一街、二街、三街、四街等有多处明清建筑。

\

白话曲调 代代相传

在南康镇的民间,至今传唱度比较高的民曲民调是南康调(也叫“卖鸡调”),南康调以方言的口声腔定音调,以白话演唱,独具魅力,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精品。“南康调”流传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传唱的内容是跟《孔雀东南飞》一样凄美的爱情故事。

相传在清光绪年间,在南康附近西面有一座沙塘岭书院,环境清静,青山绿水相映,东面是南康江,正门前有一口池塘,书院经常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一个女放羊娃常到书院玩耍,因其开朗调皮,村里人都叫她调妹。一天早上,调妹哼着小曲赶着羊群从书院走过,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就去到池塘边问一个书生:哥哥,你也在哼小曲吗?”男生说:我在此朗诵书文,你怎么不进书院来念书呢?”小女孩说:一是家里穷,二是女孩子是不能读书的,你能教我读书吗?”男生答应教她读书。这男生叫鸡郎,每天凌晨鸡鸣便起床朗诵书诗,故得名。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这对青年男女成了好朋友,随后相恋相爱,私订终身。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调妹的父亲将调妹许配给地方上一个恶霸为妾,调妹宁死不嫁。鸡郎四处告状未果,后来调妹受恶霸虐待,因思念鸡郎得病,郁郁而终。鸡郎思念调妹,自编别具韵味的“卖鸡调”在民间中传唱。“卖鸡调”主旋律简单但音调复杂,让人百听不厌,成为地方特有韵味的曲牌唱调流传至今。

除了“卖鸡调”以外,南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花灯”、“神相”、“还福”、“社戏”、“地戏”等数十个项目。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