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干部专栏】山旮旯里的致富“牛人”——记自治区优秀基层共产党员候选人潘庆标

新闻眼|来源:北部湾在线2018-01-20 10:38:52|网络编辑:罗娴子

BBRTV1月20日消息(记者 彭龙)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平等村过去是当地壮族群众眼里最贫穷的村,在党支部书记潘庆标的带领下,平等村现在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并屡次荣获南宁市“文明村”称号。当了20多年村支书的潘庆标也被平等村人亲切地称为“山旮旯里的致富“牛人”。

再过一个多月,城厢镇平等村的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项目就可以正式启动了!为了项目能最终落户平等村,潘庆标到外地学习经验,结合实际做调研,打消村民心中的顾虑,还自学电脑打字填报材料,最终,平等村22亩土地流转起来,国家投入财政资金250万元,引进公司经营。项目建成后,平等村每年可获得33万元收益用于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回想起项目的引进过程,村委会主任苏金灿对潘庆标充满了敬佩:“申请材料他都是自己来,自己电脑打字, 50多岁的人还学习电脑打字,那些材料都是电脑打字打出来,给我打我还打不出来,我还用手写的。”

平等村地处大石山区,山多地少,没有河流和水库,用锄头挖坑找水,用牛车到隔壁村拉水,是平等村人痛苦的记忆。在潘庆标的支书生涯中,倾注精力最大的事就是为平等村挖井找水。他四处联系打井队,联系引进水利项目,带领村民买水泵,建蓄水池。在平等村打第一口井的日子里,他天天翻山越岭给打井队送水送饭,为的就是让平等村早日解决饮水问题。如今,平等村不仅喝上了自来水,地下管道还拉进了田间地头,实现了引水灌溉。苏金灿对记者说:“天天他都去,因为这个水困扰我们平等村已经很久很久了,在他的领导下终于解决了,他也很高兴。”

乡村要致富,关键靠产业。过去,平等村靠种木薯和玉米,经济收入十分微薄,到底发展哪种产业才适合平等村?潘庆标带着村民四处参观学习,决定种经济价值更高的果树,他发现武鸣的气候适合种沃柑,就到四川引进了沃柑苗,发动村民种沃柑。三年前,平等村第一批种沃柑的贫困户果真脱了贫,年收入20万的大有人在。产业对路,平等村人彻底告别了泥路和瓦房,人均收入从最穷时候的12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0800多元。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村民邓武权2017年也种起了沃柑。他心怀感激地对记者说,没有潘庆标就没有今天的平等村:“自从他上来以后,第一条是路,第二条是人民群众的收入,住房、水都解决完了,很感谢他。”

潘庆标在村支书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当年他放弃和别人合伙开淀粉厂的机会,回到村里当支书,为的就是能让平等村人扬眉吐气,潘庆标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潘庆标又开始谋划着带领村民投身美丽乡村建设,让平等村人过上更加富裕的日子:“作为一个村干部,能把村里面的事情做好,带领村民致富,就是最大的收获,如果你一个人富了,村里面不富,对你的存在也没有意义,一个人富带动大家一起富,村民都过上幸福生活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