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广西电台 《广播收听数据在歌库管理中的应用》

广播论文|来源:北部湾在线2018-02-27 11:39:59|网络编辑:刘婷

\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广播收听数据在歌库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广播收听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不仅关乎媒体的市场评估和测量,也反馈和指导着广播的发展。歌曲在广播播出时间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现在的广播生产越来越趋向以用户为中心,利用收听数据对受众的年龄、爱好、态度、甚至情感等需求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了解,并将这些测量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应用到歌库的管理中,成为广播频率提高收听粘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收听数据  歌库管理  应用

一 收听数据的发展和常规应用

(一)、收听数据的产生

广播收听数据源于概率统计学科的日臻成熟与广播业的发展需求。随着广播行业的发展,广播电台迫切需要了解哪些人在收听广播、什么时候会听广播、收听哪些频率、收听时间有多长、什么节目,以便及时调整内容,最大程度地吸引听众,提高收听率,这就需要对听众的收听行为进行准确和详细的调查分析。

收听率调查方法经历了电话调查法、人员访问法、日记卡记录法、测量仪记录法的发展演变过程。目前在中国广播收听率调查市场中,广泛应用的是日记卡记录法,因为这种调查方法调查成本相对较低、不会打扰被调查人的正常生活,被调查人可以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完成调查以及有可能采集到详细信息。但日记卡记录法也存在着数据时效性差、被调查人记忆问题、人为原因造成数据失真,以及在复杂媒介环境下易产生误差等不足。2007年4月,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对外展示和介绍了最新引进的全套PPM测量仪设备及其在国外的发展状况。这种测量仪给每个被访者携带一个类似BP机的小型接收终端,它可以接收到调查公司在广播电台配合下加载在广播中的一个特别的电子信号。但是,没有得到配合加载电子信号的频率将不能被识别,因此PPM受其频率加载电子信号的局限,未能得到市场应用。以赛立信媒介研究为代表的BSM广播收听测量仪,于2009年底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后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武汉等十多个城市得到应用。2013年末,尼尔森网联正式发布了基于智能音频识别系统的Listen Box收听率测量仪。它以秒为收听数据的记录单位,克服了日记卡以15分钟为一个记录单位的弊端,使得一些不足8分钟的节目收听信息被获取。另外,广播收听率调查仪通过仪器实时记录,排除了样本户填写日记卡的主观随意性。还有,通过在广播收听率调查仪内置的GPRS数据传输系统,让当天发生的收听信息次日就能获得其收听数据,快捷的处理方式使得收听率数据也具有了时效性。

\

(二)、收听数据的常规应用

在我国广播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准确的收听数据在提升广播电台的节目传播效果和促进广播市场的广告增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评估功能。真实准确的收听率数据,能对媒体的节目编排和评估起到指导性作用。如今,广播电台争夺听众资源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让优秀的节目获取更好的时间段,更多的时长,需要淘汰一批低收听率的节目。因此,各电台加强了对节目淘汰制的评估手段。

其次,服务于创收。随着市场对收听率及其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广播电台、广告公司等业界机构和人士对收听率服务的需求已经不只是收听数据本身,他们迫切需要掌握如何更好地利用收听率数据进行收听市场分析和调整、节目评价以及广告投放决策。对于媒体经营者来说,收听率是其合理制定广告价格的重要因素。合理制定广告价格,才能成为广告主或者广告公司投放的选择,合理定价也是电台与其他媒体的竞争筹码。

最后,考核功能。对于很多广播电台而言,收听率在实际工作中是台内对频率、频率对栏目考核体系的组成部分,当然收听率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项指标,但却是最重要的一项。没有一定量的收听率和知名度,没有一定群体的听众,再好的节目也没有市场价值可言。

二、“歌库”一词的诞生

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一些发达国家的电台已经在类型化之路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有了比较成熟的经营理念和具体做法。在美国,最早出现的类型化电台是音乐台,当前的主要电台类型有新闻台(News), 谈话台(Talk)、体育台(Sports)、音乐台(Music)、民族台(Ethnic)等几个大类。在我国台湾,类型化新闻台70年代已经引入,至今也已经有了较长时期的成熟运作,各种类型电台划分清晰、针对性强,以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形态作区隔拥有相对固定的目标受众群。我国大陆两千多套节目只有二十套左右目前明确宣称是类型化电台(RADIO FORMAT),多数电台宣称的仍然是专业化、系列化或综合型的电台。类型化电台是广播行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广播频率数量达到相当的程度,综合性传播服务内容过度挤压和重叠的一种“抽身”,它不是以节目为单位而是以广播频率为单位树立频率的整体形象。传统的综合型板块节目时期,每个时段播放的歌曲大都由主持人或DJ自己灌录和安排播放,对歌曲的管理和应用比较随意松散,行业内戏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类型化电台细分的受众对歌曲及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高频次的歌曲播出交叉覆盖播出时间,对频率气质和风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频率越来越重视带有本频率气质的“歌库”的选取及聚合,安排了专门的人员对歌曲进行了细分和管理,同时统一按特定规律编排进全天的节目,“歌库”一词也在广播行业中应运而生并约定俗成。

三、收听数据指导歌库的聚合和应用

(一)、分析收听数据选择歌曲

大部分的人在一年内听音乐很频繁,而且大约有60% 人每天都会听音乐。中国人听音乐的类型主要集中有三大类,排在首位的是通俗流行占比78%,往后依次是古典流行音乐、独立清新小众音乐。音乐台由于它的专业性,对音乐有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流行、朋克、民谣、金属、爵士、交响乐、轻音乐、乡村、摇滚、电子、原创、古典、经典歌特、工业凯尔特音乐、暗潮、雷鬼、蓝调等等都会跟随所开设的栏目有所涉及。这里我们只用大众传播的电台来举例怎样分析数据聚合歌曲,所以我们的歌库的精选主要围绕通俗流行这一块,迎合大众听音乐的需求,打造“综合性歌库”。

\

1、歌库管理人员首先要掌握用户的年龄。

例如上图:收听数据显示年龄在26岁到45岁听众居多,他们出生在1991年—1972年之间,这个年龄跨度是比较大的,从歌库的选取上来说也是比较有难度的。按一般情况从中学时代开始人即有了相对固定的审美,再结合华语歌坛在1994年以后突飞猛进的发展,让他们印象最深的,最有生活印记的歌是1994年—2009年的歌。所以我们可以精选这些年有熟悉度、有共鸣的年代经典好歌构成歌库35%的比例。但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时代,大家对新鲜事物接触的机会多,也更容易接纳新事物,所以2000年以前的歌曲不管再经典,它的唱法和编曲较现在来说还是老了,所以尽量用翻唱版本或者重新编曲过的更新版。

2、外文歌曲的选择一般还是以英文歌为主。

节奏明了、不拖沓、有旋律感,纯说唱类歌曲不选或尽量少选(主要说唱类传播率不高、受众小)。现代生活中,潮流是不可或缺的,它是生活的亮色,美国公告牌 Billboard榜单的英文歌、英国UK榜歌曲等能做到病毒式的发散,受到年轻人追捧,所以英文歌也是歌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英文歌占歌库比例15%。

3、新歌的选择是最重要的,占整个歌库比例40%。

新歌的选择首先要重视副歌,副歌旋律是一首歌曲重要的承接部分,好的歌曲副歌一般都会被人牢牢的记住,再听的时候会有很强的熟悉度。除了要求歌曲的新鲜程度,还要注重歌曲的耐听性(网络口水歌虽然朗朗上口,却质量不稳定,不建议采用)。所以歌库的新歌在副歌部分都要突出且有熟悉度、较容易上口,节奏明快,保证好听、耐听、动听。

4、还有10%的歌库空间留给频率蹭热点。

这些热点包括最近流行的电视综艺节目内表现突出的歌曲,最近流行的影视剧作的主题歌和插曲,最近曝光率高的歌手的作品,最近各大颁奖礼上获奖歌手的代表作、最近在当地开演唱会的歌手要演唱的曲目等等。但这些歌曲属于强时效性歌曲,要常换常新。

5、选歌入库时除了歌曲本身之外还要重视歌曲的演唱者。

演唱者要有唱功,好的歌手能唱出曲子的灵魂,能完成歌曲故事的讲述,更甚者能带来二次创作的惊艳。另外要有一定知名度,有自己的魅力。要提醒的是常常负面新闻不断的歌手的歌曲,考虑到一旦歌曲入库就会在一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循环使用,所以尽量不入库。

\

6、选歌的时候还要考虑性别因素。

例如上图:收听数据显示私家车上男听众占比58.8%,女听众占41.2%,,出租车上男听众的占比更多达69.2%。对于这样的数据一般情况下歌曲中男声和女声的比例也应该相对应,男歌手50%,女歌手40%,还有10%选择“最安全”的男女对唱歌曲。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例如有些频率男主持人非常多,阳刚风格略重,这个时候就要把歌库中女歌手的歌曲比例上调,适当减少男歌手的歌曲;而对于女主持人多的电台,特别是全国各地新兴的女主播电台,则需要调高男歌手的歌曲比例,降低女歌手的歌曲比例。

很多发达地区的专业音乐台已经给歌库再升级,除了分析数据,他们有专门针对听众的每半年一次的歌曲问卷调查。例如一首歌曲以:没听过、听过、听腻了、喜欢、一般喜欢、不喜欢等信息来给每一首歌打分,不合格的歌曲及时从歌库删除,同时入库更受欢迎的歌曲。类似的方法值得借鉴,特别是专业的音乐台更应该精选和勤换歌库。

(二)、分析收听数据优化歌曲编排

广播媒体最熟悉的播出系统联汇、RCS、英夫美迪等也跟随着广播快速发展,有的还带有自己的歌库打包出售。更有厉害的,网络上已经出现了适合电台DJ用的集歌曲播放和歌曲、歌手管理于一体的软件。这类软件可以任意添加歌曲和歌手资料,DJ在1万首歌曲中选择特定的歌曲仅需几秒钟的时间,内置的播放器具有自动播放、自动调高音量播放、时间提醒等功能。但如今的多频竞争环境中广播都朝着地域化、专业化、城市化(社区化)、个性化发展,广播人更青睐于“匠心”作品,听众也更接纳有情、有趣、有用的电台,而不是只放好听音乐的播放机。精选歌库完成后,奠定了“滚单+微调”既成歌单的基础,但这还不够,歌曲编排在优化听感上的功劳是无可取代的。编排的思路要清晰且生动,运用优秀的歌库和所有播出元素所产生的化学反映来向听众展示声音美学、解释听感的美好……

\

1、掌握数据知道用户所想,就有了编排的方向。

例如上图:收听数据显示听众喜欢节目精致简练、适合伴随而不腻,还有一部分听众喜欢的是音乐+资讯。在用户看来听广播很重要的作用是伴随,特别是伴随驾车人群,同时还能获取社会信息和情感共鸣。既然是伴随,歌曲的编排思路首先要求风格统一,频率全天要有整体气质,不能突兀;再则歌曲态度要平和,不能高于用户,不要播放听不懂旋律曲风过于新潮的歌曲。统一的歌曲风格会让人容易有熟悉感,统一的态度会有效刺激每一个节目充分发挥优势,相互带动,从而提高频率整体的竞争力。

\

2、不同的时段车窗外的风景不同,道路状况也不同,当然心情和需求也不同。

例如上图:听数据显示上午7;30—9;00,晚上18:00—20:00是此频率收听人群最多的时间,高峰期要重点考虑场景化编排。早上大量的新闻资讯,配以轻快的歌曲能开启一天的好心情。晚上18点是下班高峰期,堵车严重,歌曲注意把握归途人群的情感需求,适当舒缓,副歌有明显熟悉度,便于跟唱和放松。白天其他时段则可以更多的考虑主持人的气质性格配歌。但是要注意的是白天所有时段的歌曲以曲风明快为主,以一个小时6首歌为例,中速以上歌曲要占4首。

\

3、了解频率收听主体的社会角色。

例如上图:收听数据显示此频率的听众人员构成以企业员工、医生、律师、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紧跟着就是个体创业者、自由职业者、企业主。这些人群是主体用户也是社会中产阶级的代表,他们主张充分认识并引领着时代。小资、格调是他们追求的也是现代生活的主流,通常喜欢在车里营造一种温馨、知性的听歌氛围,这就要求选歌一定不能嘈杂,最好歌词能结合节目共同反映生活。

4、歌曲的编排还得结合地域文化和特征。

南方气候湿润,从音乐风格上来看,比较柔和、闲适、委婉,喜欢用象征物和比喻来抒怀;北方的的音乐比较粗旷、豪迈、直白,歌曲不再只是一种心情,而是一种行动,一种希冀。所以南北方的电台在歌曲编排上要考虑到地域特点。

5、编排中的其他通用原则。

一是每小时的live(现场)版本歌曲不超过两首。二是遵循男女声歌曲间隔原则,如果是男女对唱歌曲,建议归为女声歌曲。三是每个小时不要出现同一歌手的歌曲,或者同一首歌曲的不同演唱版本。 四是一首歌曲每天只能出现一次,还要避免最近三天相同时段出现同一首歌曲。五是以每个小时30分为中间点,保证前后半段歌曲比例相当,不出现歌曲连播。六是新闻资讯、天气预报、路况介绍等没有关联性的环节用歌曲间隔。七是没有合适的中文歌搭配节目的时候,尽量用英文精选。八是每小时播出的歌曲数量:中文>英文>方言>日韩>其他。

听众是电台生存之本,电台要好听才能吸引听众,更高要求的听众还希望电台能够:有用、有趣、有情。歌曲担纲着好听的重要指标,同时还兼顾着有趣、有情的部分要求。歌曲也是电台的“气质”和“人情味”所在,它帮助听众区别各类播放机和电台节目。过去的收听数据虽在广播节目生产运营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并未居核心地位。新的传播环境下,受众数据成为媒体核心资源价值凸显,数据应用无所不在,数据工作应成为生产决策的关键环节。另外,蜻蜓、喜马拉雅、考拉、阿基米德等等大量收听APP是广播移动互联网转型的产品,它们让广播的“广”字体现得更加极致。通过这些APP的实时收听数据可以触摸到全国乃至世界更广泛的互联网听众……

参考文献:

1.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收视率调查的流程与方法(http:// doc.mbalib.com/view/7a58b2c330000da23f182006dab0d29d.html)

2、《收听率调查方法的现状、发展与挑战》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经理 梁帆

3.美国阿比创 Arbitron报告——Radio Today 2013: How America

Listens to Radio. Executive Summary.

4.《2013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分析》,载赛立信媒介研究  梁毓琳

《数据广播》杂志2014年第1期。

5.《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3)》,庞井君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6.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 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7、《广播收听率调查技术的应用探讨》

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牛存有

8.《广播收听率调查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黄学平  

2006年3月第1版

9.朱门悟道  《语音识别技术原理简介》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988059e0100i4es.html

10、.尼尔森网联  《广播媒体的测量革命》h t t p://w w w.c n ad.com/ html/Article/2013/1226/20131226095102419.shtml

11、《中视广联广播收听率调查仪——广播收听率调查手段的新突破》中视广联媒介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 雷 柯

12、YuanYong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xjyuanyong

\

\

\

\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