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就业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来源:人民论坛网2018-03-10 15:56:05|网络编辑:刘艾

\

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改善劳动力供给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支撑,也是缓解就业矛盾的根本途径,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劳动力供给市场中存在较多问题,对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造成制约,因此,对于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

我国劳动力供给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这就要求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进行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我国劳动力供给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劳动力供给现状存在缺陷。在质量上,我国的劳动力数量虽然多,但劳动力的质量却无法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我国现有的劳动力学历普遍不高,即使是有着高学历的劳动力,却无法掌握应有的技能,导致其掌握的知识无法完全应用到实践中去,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和步伐。在配置上,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市场无法合理地分配劳动力,无法实现劳动力应有的价值,而且很多企业存在“用工荒”问题,实际很大程度上是“技工荒”。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红利逐渐减少,所带来的“技工荒”现象也日益严重。由此可见,我国劳动力供给市场面临着巨大挑战。

其次,科技进步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冲击。劳动力之所以在质量和配置上出现失衡的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科技的进步,导致机器代替劳动力进行生产工作,一些就业岗位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机器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因而,出现结构性就业的矛盾。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力失业缺口还将不断扩大,相关政府部门由于无法有效地行使分配调节的职能,也未能及时完善就业服务制度,以致预防失业与促进就业的功能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最后,高等教育无法准确地匹配市场需求。由于我国全面开展高等教育的时间比较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完善,所以现阶段高等教育还无法准确匹配市场需求来为市场提供优质的劳动力,达不到能够快速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理想状态。现阶段,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往往只是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对于实际的实践能力和掌握的技能还有所缺失,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且,我国一味强调理论教育,忽视了实践学习对提升人力资本这一快捷有效的办法,导致如今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供给结构不完善,与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不相匹配。

提高就业质量,实现高质量就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进一步“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为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善:

一是以提高就业质量作为核心,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一方面,就业质量不高是我国经济发展新态势下的一个突出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矛盾主要是就业质量不高所引发的各种冲突与摩擦。对于大部分劳动者而言,在许多情况下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体面、舒服的工作,所以只有努力提高劳动力就业的质量,才可以不断地实现劳动力的合理分配。同时要加强劳动力市场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企”和“依法治市”,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且要同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和劳动保护力度。从抓劳动合同入手,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尤其是流动人口,并且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拒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的惩罚力度。努力解决拖欠工资、社会保障不公平的突出矛盾,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治理,同时要建立工资保障基金,保证用人单位使用银行卡直接发放工资,并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机制等。

二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要完善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城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且建立了完善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这种统筹兼顾的战略方针,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功不可没。此外,还需妥善解决失业问题,也就是劳动力供给过剩。对于这种结构性过剩,需要国家不断加大对于企业的资金投入,努力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来为劳动力创造合适的发挥空间、创造应有的价值,同时也需要开展社会的救助事业以及社会福利事业,并且建立配套的社会救助安抚的场所。

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改革教育培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提高国民素质,就需要建设学习型的社会,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它是为社会输送人才、提供高素质劳动力的根本保证,所以就需要办好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除九年义务教育外,还需要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旨在使每个孩子都可以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此外,还应完善职业教育,建立一个良好的培训体系,并且将网络教育尽快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只有办好职业教育,才可以培养出更专业的劳动力,从而为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是加强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其劳动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对企业来说,压低劳动者工资来实现公司的更高利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只会在短期内提高企业所获利润,但从长远来看,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害,企业要想科学地、可持续地发展,就需要将员工的流失率控制在一个很低的范围内,并且要加强员工的企业精神。因此,在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利润增长的基础上,提高劳动者的待遇水平,其实是一个“双赢”的行为。此外,企业要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来发放薪资,只有保证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劳动效率之间紧密联系,才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化升级,可以促进劳动力分配的更加均衡,并且保证劳动力能够发挥最有效的结果,可以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安定,同时为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提供创新型的战略思路和坚实基础。当下,我国要继续深化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真正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以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高效率地发展。

(作者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职业与技能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原文链接】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