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改革开放在八桂】广西实施通关大改革促边贸大发展纪实

泛北新闻|来源:广西新闻网2018-08-09 10:47:44|网络编辑:张倩

边境小生意如何成为千亿大产业  

——广西实施通关大改革促边贸大发展纪实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赵超通讯员周磊杨博  

8月2日,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内熙熙攘攘,小货车川流不息,由越南运来的水果、海鲜产品以及生活用品正在卸货。互市贸易区里的越南水产农产商行内,东兴边民李瑰购买了300多公斤海虾。交易、付款、提货、通关,一单国际交易仅用了10多分钟便完成了。  

每天,类似的便捷交易在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有6000单左右。边民互市,带旺了边贸,带富了边民群众。  

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广西充分应用国家边贸优惠扶持政策,不断深化改革,推出促进边境贸易各项便民举措,让这不起眼的小生意在边境线上迅速铺开,逐步形成了千亿元的大产业。  

2017年广西边境贸易进出口1469.8亿元,其中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633.5亿元,占全国74.4%,在全国沿边省区中排第一位;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836.3亿元,占全国31.9%。  

从排长队、跑断腿到“动动手”“一指通”  

——自主研发打造“智慧海关”通关更便利  

广西边民互市贸易的兴旺,得从一套智慧系统说起。  

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内集聚了300多户越南商家,东兴边民与商户谈妥交易后,可在店铺刷卡或通过网络支付,也可到交易服务中心柜台交付现金,刷刷指纹和身份证便同步完成了商品进口报关。  

这套被边民称为“一指通”的系统,让从事互市贸易的边民,告别了排长队、跑断腿的繁琐程序,通关时间由过去的几小时压缩到10分钟。  

这样的便利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东兴市边境贸易协会党支书谭国志说,以往互市申报需要填写纸质单证,不少边民不会填写单证。填好单证后,海关关员也是人工审核,效率很低,每天报关处都排着长队。  

这种手工作业方式极大地阻碍了边境贸易进一步发展。为破解难题,南宁海关在全国首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自主研发了海关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  

东兴海关边境贸易监管一科副科长曹震告诉记者,该系统于2015年6月正式启用,启用前互市贸易区内平均每天只能完成1000多单互市贸易申报,启用后平均每天能处理6000单左右。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边民互助组激发边贸新活力  

改变了老旧的人工通关模式后,地方政府也因势利导,对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组织形式不断改革,提升边民的议价能力、参与形态和抵御贸易风险的能力。  

“加入边民互助组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东兴市东郊村村民黄志瑞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参加互市贸易,大都购买一些生活品自用,没有门路做生意。参与边境贸易的形式大都是搬运工这样的低工种,很多人在家门口守着金饭碗却不知从何入手,只能外出广东等地打工。  

通关便利化后,边境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商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开始引导边民成立互助组,抱团参与边境贸易。  

前两年,黄志瑞加入了边民互助组,和其他组员统一购进货物,统一出售给加工企业,合理分配工作岗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参与互市贸易各个环节,每月至少有3000多元的收入。不久前,她的儿子告别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加入边民互助组,一起从事互市贸易。  

谭国志介绍,目前东兴成立了71个边民互助组。互助组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边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优惠政策,将从指定互市区(点)进口的商品销售给边境地区加工企业,帮助边民增加经营性收益。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全区沿边市县共组建了611个边民互助组。在互助组抱团发展模式下,更多边民能参与边民互市,实现有效增收。

从“穿岸而过”变“落地加工”  

——改革红利从贸易辐射到产业  

近两年来,东兴市的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2016年底,东兴市长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海鲜加工厂正式投产,两年不到,年产值已达1.5亿元。该公司总经理单永海告诉记者,东兴互市贸易的繁荣保障了原材料的持续稳定供应,压缩了企业原料储备周期,大大减少了资金压力。据统计,2017年,东兴市落地加工企业发展到24家,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同比增长119%。  

落地加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支持。过去,互市商品经由我区沿边口岸进入国内后,多数在异地加工,边民得不到增值收益,边境贸易“通道经济”色彩明显。  

2016年以来,广西全面落实中央沿边开放政策,积极引导互市产品落地加工,鼓励边民互助组与所在县(市)辖区设立的加工生产企业签订供货协议,极大促进了沿边产业发展。

2017年10月起,广西在全区农产品加工行业中选定坚果、水产品等8个行业,试点开展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减轻了互市加工企业的税负。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互市产品+落地加工”成效明显:互市商品由“穿岸而过”变为“落地加工”,带动口岸周边专业市场、跨境物流、电子商务、边关旅游等蓬勃发展;边民参与产品加工环节,升级为产业工人。据介绍,我区互市贸易与加工、金融、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近10万个,有效拓宽了边民就业渠道。  

据粗略统计,近3年来,边境贸易和加工业的发展,吸引了近万名边民从外地返乡参与边贸和加工行业,解决了部分沿边村屯存在的青壮年人口空心化问题。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