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之母》蕴哲思 《戈壁母亲》暖人心

广西新闻|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2019-04-16 11:19:09|网络编辑:孟宪静

\

4月15日下午,川剧《目连之母》在南宁参加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记者 周 军 摄

4月15日,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目连之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的《戈壁母亲》分别在自治区政协同心会堂和南宁剧场亮相,参与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目连之母》,通过对古典戏剧中刘氏四娘这一角色的诠释,用古人的“外衣”表达了今人的哲思。

《目连之母》讲述了刘氏因丧夫失子忧郁成疾,悲痛之余嫁与表兄,引发鬼神动怒,将其捉至阴间施以酷刑,修成正果的儿子目连闻讯到地狱救母,刘氏绝不认错悔改,被打入铁围城中的故事。

剧中饰演刘氏的虞佳高腔爽朗俏丽,念白简短铿锵有力,在该剧中以不同行旦演绎不同处境的刘氏,生动刻画了她的柔与刚、爱与恨、喜与悲。开场“改嫁”“认子”几场戏是以青衣呈现温柔端庄,在大开五荤的几场戏,以彩旦的方式表现刘氏的疯魔和歇斯底里,地狱阴间接受酷刑时,又以武旦和刀马旦的方式展现刘氏的刚烈。一桌二椅舞美极简,唱、做、念、打功力俱佳,幽默、机趣的细节和语言又展现了鲜明的四川文化特色,浓郁的古典意蕴令现场观众眼前一亮。

“我很喜欢刘氏这个角色,因为她涵盖了青衣、花旦、武旦等角色行当,能让我在一场戏中,去演绎不同的角色。”演出前的媒体见面会上,虞佳如是说。

《目连之母》是《目连传》的故事新编,不是传统地再现目连如何“救母”,而是反传统地表现目连之母如何“自救”,旨在将长期被颠倒的“母亲”与“儿子”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特别是通过刘氏宁愿下地狱受苦也不认错悔改的壮烈行动,使其生命意识得以张扬,人格力量得以升华。

在服装、音乐的处理上,特别是剧中夸张锁链的意向表达,都体现了“既是传统风格又是现代审美”的原则,效果极佳,当天近40人的现场乐队更是带给观众极佳的视听享受。

\

4月15日晚,豫剧《戈壁母亲》在南宁参加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记者 周 军 摄

豫剧《戈壁母亲》由首次参加梅花奖竞演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排演,通过女性化的视角,演绎了一部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壮丽诗篇,刻画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戈壁母亲》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妇女柳月季在收到丈夫解除婚约的来信后,擦干眼泪带着孩子毅然踏上西去寻夫的历程,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新疆,面对现实她却选择了一种深明大义的方式主动解除与丈夫的包办婚姻。但她为了“孩子不能离开爹,我不能离开孩子”的朴素信念而选择留在新疆,并以自己的勤劳和朴实融入到兵团这个战斗集体中,在艰苦条件下用博大的爱照顾身边的亲人、战友,经历时代风雨,化解各种矛盾,渡过重重难关。

该剧用真情彰显时代精神,通过精心编排的细节传达朴实真挚的情感,以情动人。一幕幕感人的细节,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柳月季的扮演者张培培出生于1990年,是本次梅花奖演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挑战40余岁的柳月季一角,张培培没有热衷于角色的外部性格化——“表演形象”,而是走近角色坚强而痛苦的内心世界,用举重若轻的表演方式,使人物在含蓄内敛中见出深度,在顽强坚韧中传递温暖人心的力量。她的表演贴近时代和生活,以朴素大气、细腻且毫无造作的表演,为戏剧舞台奉献了一个崭新的母亲形象。该剧主创介绍,此次竞演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次冲击梅花奖。(记者 袁莺 赵娟)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