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我选择留在柳州!”——记“最美支边人物”杨冠淼

新闻眼|来源:北部湾在线2019-07-24 09:10:08|网络编辑:王琳

BBRTV7月24日消息 7月22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19年“最美支边人物”先进事迹,81岁的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杨冠淼获评“最美支边人物”,成为唯一来自广西的代表。

杨冠淼出生于1938年,从技校毕业后,他进入上海华东钢铁建筑机械厂,成为一名钳工。1958年,华东钢铁建筑机械厂召开动员大会,将抽调一半的人员和设备到广西柳州一个新的工厂。当时,年仅20岁的杨冠淼选择了去柳州。新厂地址位于柳州西郊的“龙腾背”,当时这里还是一片长满茅草的荒地,离市区有5公里多的路程,很偏远。不过,艰苦的条件并没有让工人们气馁,大家用竹子搭起了简易厂房,并开始自制设备,柳工的前身——柳州建筑机械制造厂就这样建了起来,柳工的发展征程也由此开启。

克服重重困难,包括杨冠淼在内这批上海工人提前20天完成了第一次生产任务——为刚刚兴建的柳州钢铁厂建造两座255立方米的高炉,这是广西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近代化炼铁设备。之后两年,他们又为西津水电站制造了1000多吨的闸门。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建工部、自治区的支持下,柳工建起了砖瓦结构的厂房,设备、技术渐渐成熟,形成机械生产能力,一座现代化的工厂初具雏形。

1965年,第一机械工业部进口了一台日本生产的125A装载机样机,经过积极争取,一机部将试制装载机的任务交给了柳工。随即,当年任柳工党委书记兼厂长的李郁带着一批技术人员奔赴厦工学习取经,杨冠淼就是其中一员。1966年,柳工人克服重重阻力,终于在国庆前夕将Z435轮式装载机试制成功,取名为“东风”。  

上世纪60年代后期,柳工又开始设计和制造高水平的大马力装载机,杨冠淼担任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1971年,中国第一台铰接式轮式装载机在柳工诞生,这种装载机操作更灵活,速度也更快。我国工程机械从此开始了追赶世界产品的步伐,柳工的装载机系列化、专业化生产从此开启。

1975年,柳工的产品因被国家定位支援亚非拉地区的援助物资,第一次走出国门。不久,杨冠淼参加了中国进出口公司组成的技术服务组,赴圭亚那进行技术服务,成为柳工第一位出国人员。从这一年起,柳工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开发更多样化的产品,不断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逐渐打造为“世界柳工”。杨冠淼也开始担任高级管理人员,主抓产品开发、质量和组织生产等,后来又主抓销售,直到退休。

亲历了柳工的步步发展,见证了柳州成为工业发达的现代宜居之城,杨冠淼深深爱上了这片热土。他说:“广西是我的第二故乡,我选择留在柳州!”多年来,他一直住在柳工职工生活区,女儿、外孙也先后进入柳工工作,留下了祖孙三代柳工人的佳话。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