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通道三易其名看演进

泛北新闻|来源:广西日报2019-08-16 09:50:13|网络编辑:刘婷

本报记者 董文锋 魏 恒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正式发布,多方共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终于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2016年初“渝(中国重庆)桂(中国广西)新(新加坡)”南向通道构想提出,到2017年8月确定为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从2018年11月改称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再到2019年8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实施……短短3年多时间,这条通道三度更名。从其演进背后,不仅能观察到中国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也透视出广西作为重要门户在区域开放合作中的定位愈发精准。

“渝桂新”南向通道

定位:从广西出海

多年来,高企的物流成本一直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瓶颈。

翻开中国地图,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一眼可见——广西北部湾。可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港口集疏运能力不强、航线稀少等原因,南下出海一直通而不畅。向东走长江水路或陆路到上海、连云港等地出海,成为西部地区货物外运的主通道。

随着经济加快发展和对外贸易额的快速增长,西部企业货运的传统物流格局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走长江出海的江海联运通道路程遥远,物流时间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长江航运面临通过能力日趋饱和、季节性因素制约等诸多瓶颈。

“西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急需开辟一条更方便快捷的贸易新通道。”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小溪说,在中新两国领导人的共同推动下,2016年初,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其重要目标之一即为降低西部地区物流成本、促进国际间投资贸易增长,“渝桂新”南向通道构想应运而生。

广西抓住机遇,得到国家层面和沿线各地大力支持。

“‘渝桂新’南向通道从重庆出发,利用铁路运输,经贵阳、南宁到北部湾港,实现向南经海运至新加坡及全球。”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局局长韩宝昌说。

2017年5月12日,满载21个集装箱货物的测试班列从重庆出发,48小时后抵达广西钦州港,再通过海运抵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沿线国家,成功实施“渝桂新”南向铁海联运通道的首次测试运行,这条海铁联运新通道,较既有的江海联运模式可缩短20天以上的全程运行时间。

“‘渝桂新’南向通道从广西出海,让‘一带一路’有机衔接并连通长江经济带成为可能。”自治区商务厅负责人说。

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

定位:海铁联运中转枢纽

2017年8月31日,广西、重庆、贵州、甘肃四省区市在重庆签署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和关检合作备忘录,并将“渝桂新”南向通道更名为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

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不仅囊括了“渝桂新”南向通道从广西出海的内容,而且充分利用广西沿边口岸优势,打通陆路通道。

根据规划,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向南经贵阳、南宁,通过广西沿海沿边口岸,到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进而辐射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向北与中欧班列连接,利用兰渝铁路及甘肃主要物流节点,连通中亚、欧洲等地,形成首条纵贯中国西部的南北货运大通道和完整的国际陆海贸易环线。

2017年9月25日至28日,南向通道海铁联运常态化班列(广西北部湾港-重庆)首次实现双向对开。11月1日,北部湾港到香港的“天天班”正式开行;8天后,阿联酋航运“北部湾港-印度/中东”远洋航线首航暨“北部湾港-新加坡”天天班公共航线正式启动,这是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有效延伸及开拓国际中转业务的关键一步。

作为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海铁联运的中转枢纽,广西着力调整沿海铁路货运价格,从2017年7月1日起,沿海铁路总运量九成以上货物运费均不同程度下降,集装箱每吨每公里降价幅度达20%以上,北部湾港实现与上海港起步海运费同价。此后,北部湾港实施通关一体化改革,采用全国一致的执法口径和监管标准,使“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等措施落到实处,港口中转通关通检效率由4小时降低到1小时,中转关检费用降低80%,南向通道凸显出巨大的市场价值和潜力。

海铁联运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公路、铁路跨境运输也加快推进。2017年9月11日,我国西部地区经凭祥连通中南半岛国家的跨境公路运输实现常态化运营。两个多月后,南宁-河内的铁路集装箱直通班列首发,每周开行两列,中越铁路集装箱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

为确保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及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018年4月广西专门成立了自治区南向通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了年内重点推进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多式联运基地、内陆无水港等48个项目,总投资达3205亿元,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多式联运网络。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定位:陆海交汇门户

在中国西部,开放的瓶颈主要是通道,虽然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可以通江达海,但随着西部产业的日益壮大,这条东西向物流大通道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内陆开放的发展需求。

2018年11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见证了双方自贸协定升级、互联互通、金融、海关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其中包含中新(重庆)项目旗下“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正式更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份,拥有陆海交汇的区位优势,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具有独特作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认为,新通道把横贯中亚的渝新欧铁路与联通东盟的渝桂新有机衔接起来,使中国全境大部分区域与欧亚大陆以及东南亚、非洲等形成联结,大大提高了货物的通行速度。

为进一步满足西部内陆开放发展需求,广西、重庆等西部省区市不断探索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发展机制,共商共建推动互利共赢——缩短审批流程,加快通关时效,创造更加便利的通关条件;越来越多机制趋于成熟,外贸业态更加多元。

为创造更加便利的通关条件,南宁海关与重庆海关积极优化冷链运输商品通关监管措施,最大程度缩短在途时间。

“在这种模式下,重庆的生鲜商品出口在当地完成检验检疫和验放手续后,通过冷链运输转关至钦州港,出境时不再开箱查验,原箱出境。对于入境的需冷链运输商品,南宁海关给予最大方便,货物可以选择原箱入境到达重庆再办理相关通关手续。”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渝培说。

随着软硬环境的逐步完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朋友圈”不断扩大,越来越多西部省份积极参与进来。

2018年4月,陆海新通道贵州段测试班列就已首发,贵州的轮胎、磷肥、老干妈酱和茶叶等“黔货”从陆海新通道出海。

当年5月,广西钦州港至云南昆明的陆海新通道班列双向首发,全程运行约27个小时,较普通货运列车减少12个小时。当年9月,青海在格尔木首发了陆海新通道班列,由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盐湖产品出口至东盟各国……

今年1月,广西、重庆、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等西部八个省区市签署了共建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

统计显示,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铁路方面,重庆与广西北部湾间双向发出1183列班车,外贸货值累计6.3亿美元、内贸货值约30亿元。公路方面,重庆东盟公路班车2016年4月28日首次运营至今年7月31日,共计发车1460车次,总货值为11.98亿元。

西部陆海新通道

定位:建设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

“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建设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发挥海南洋浦的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作用,提升通道出海口功能”;

“密切贵阳、南宁、昆明、遵义、柳州等西南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和物流枢纽与主通道的联系”……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在突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连接“一带”和“一路”、支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等同时,对广西的定位更加清晰和精准。

今年6月30日,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开通运营,该中心站是我区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破瓶颈”项目,对广西融入全球物流体系、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具有重要的意义。

7月8日,重庆市党政代表团到广西考察,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在两地共同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座谈会上表示,广西、重庆是新通道建设的直接发起者和共同推动者,希望两区市突出问题导向,共同争取尽快启动建设有关省际骨干铁路,推动沿线海关、口岸、物流运输部门加强对接沟通,探索创新海铁联运“一票制”服务新模式,多方位拓展货源,推进多式联运“一口价”改革,共同破解新通道建设“不通、不畅、不密”和综合物流成本偏高等瓶颈问题,实现“畅通、高效、经济”的目标。

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于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连接“一带”和“一路”的纽带作用,深化陆海双向开放,强化措施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当前,广西正抓紧与沿线省区市对接协商,培育运营主体有市场竞争力、货源组织有充分保障、进出货量基本平衡、多种运输方式良性互补、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通道。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