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全力建设“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

泛北新闻|来源:广西日报2019-09-30 15:58:55|网络编辑:王琳

钦州市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谆谆教诲,坚持向海而兴一以贯之,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按照自治区关于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的部署,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建设“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实现了从偏远封闭走向开放前沿的巨大转变。

1

大通道大港口建设蹄疾步稳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之前,钦州长期处于有海无港的封闭状况。1992年,钦州干部群众捐资,从2个万吨级码头起步建港,并于1994年正式开港。25年来,钦州市坚持把港口作为发展的龙头和核心资源,坚定不移做大做强港口,不仅改变了有海无港的封闭状况,也加快了从地区性港口迈向区域性港口、国际化港口的步伐。

港口通过能力、吞吐量突破1亿吨。目前,钦州港已建成码头泊位9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7个,30万吨级航道、码头已建成并将于2019年投入运营,港口通过能力达到1.15亿吨。2018年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1.015亿吨,港口吞吐量比2011年4716万吨增长了1.15倍,比1994年15万吨增长了675.7倍,年均增长29.9%。

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加快建成。2013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钦州港视察,作出了打造北部湾千万标箱大港的战略部署。2014年以来,钦州市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北部湾港口一体化改革的部署,将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作为港口发展的主攻方向,新开通新加坡、香港两个“天天班”并实现常态化运行,成功开通2条集装箱远洋航线,钦州港已开通集装箱航线43条,全球排名前20名的船公司已有11家进驻,集装箱吞吐量2016年突破100万标箱,2018年突破200万标箱、达到232.4万标箱。2018年吞吐量比2011年40.2万标箱增长了4.8倍,年均增长28.5%,比2005年的2.5万标箱增长了92倍,年均增长91.1%。2019年1-6月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6.9万标箱,同比增长25.4%,保持快速增长,年内有望突破300万标箱。

陆海联动枢纽初步形成。钦州目前有7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交汇,拥有北部湾经济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北部湾经济区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年货运能力达到1亿吨。铁路、公路快速直达内陆、直通港口,构建了西部地区最便捷国际出海大通道的集疏运体系,陆海衔接的区位优势正在加快转化为交通优势。2017年以来,钦州主动服务和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挥海铁联运枢纽的特殊作用。两年来推动重庆、成都、昆明、宜宾、泸州、贵阳、自贡、兰州至钦州8条海铁联运班列开通运行,其中重庆至钦州港班列从2018年3月实现双向“天天班”。钦州至波兰马拉舍维奇、德国杜伊斯堡2个中欧班列实现首发,实现了与中欧班列网络的无缝对接。与成都、宜宾、泸州共建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已成功落户实施,与重庆合作的重庆物流园区正在推进。如今,钦州已经成为面向西部地区的物流、贸易、产业等全方位合作的重要枢纽。

2

现代产业快速崛起

钦州工业基础薄弱,撤地设市后相当一段时间仍以轻工业为主。近年来,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以来,钦州市组织实施了千百亿产业崛起工程、县域工业突破工程、壮大工程、提升工程和高新产业培育工程,大力发展临港大工业、县域中小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的规模和质量。随着中石油一期千万吨炼油、国投燃煤电厂一二期、中粮180万吨大豆加工、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工程、中船钦州大型修造船基地一期等重大标志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了1300万吨炼油、400万吨粮油加工、100万吨造纸、320万千瓦时发电、10万吨修船等现代化生产能力。钦州已发展成为广西最大的石化基地和北部湾地区重要的修造船、能源保障、粮油加工、林浆纸基地。

2017年以来,该市抓住西部陆海新通道带来的区域物流格局重构的机遇,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以石化产业升级发展为突破,加快构建高质量产业集群。两年来,成功引进了上海华谊、浙江桐昆、浙江恒逸等中国化工龙头企业及苏伊士、普莱克斯、林德、荷兰孚宝等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顶尖公用工程配套商。华谊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总投资700亿元,是广西投资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浙江恒逸高端绿色化纤一体化基地总投资450亿元;浙江桐昆绿色石化基地总投资510亿元;总投资200亿元的中国石油炼化一体化升级改造及四川能投石化综合体、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工程等正在推进。石化产业初步实现了从中石油“一枝独秀”到“油、煤、气”“三头并进”多元化产业体系的转变,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这些已入驻的龙头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预计形成产值2500亿元,贡献税收200亿元。

以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方面,中船一期2万吨造船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正在洽谈引进石化装备与海工装备、海上风电装备基地等项目。新能源汽车方面,力顺年产5万辆轻型载货汽车项目建成,获得整车生产资质,正在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卓能科技新能源电池系统一期日产100万颗锂电池生产线、浦北高迈年产5万辆新能源重型卡车动力电池、拥有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技术的绿传新能源传动系统等配套项目已建成,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恒源新能源年产15万套电动物流汽车零部件项目即将开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要素已基本齐备。2018年,浦北龙门风电一期成为广西北部湾沿海首个发电的风电项目,目前该市已投产及在建风电装机总容量40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能力200亿千瓦时。


3

高水平开放平台体系加快构建

2008年以来,钦州市先后获得国家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等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以及整车进口口岸、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口岸、全国进口酒类知名品牌示范区和粮食、肉类、水果指定进口口岸等国家级口岸功能平台,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对外开放平台最集中、政策最优惠的城市之一。“钦州平台”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重要渠道的作用日益增强。其中,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创了“两国双园”国际经贸合作新模式,并列为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重点项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累计引进重点产业项目40个、总投资340亿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3D打印等1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投产,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建成并即将开展毛燕进口加工业务,园区发展进入初步收获期,并已经成为东盟传统优势产业进入中国市场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钦州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及整车进口口岸、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口岸、全国进口酒类知名品牌示范区和粮食、肉类、水果指定进口口岸等国家级口岸功能平台政策,进口红酒总量跃升至全国第13位,形成了集装箱、油品、冷链、跨境电商等贸易物流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发展。

4

现代化滨海城市宜商宜居

曾经钦州城区沿海不靠海。2008年以来,钦州市将东拓南进、向海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空间新战略,环绕全国最大的半封闭内海——面积135平方公里的茅尾海,规划建设110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城,形成了以滨海新城为龙头的中心城区“一城四区”格局,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60万。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茅尾海入选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钦州滨海新城白石湖、茶山江、沙井岛、辣椒槌片区建成了北部湾大学新校区、白石湖公园等城市功能项目,建成区面积10.8平方公里,新城建设形象日新月异。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启动区7.87平方公里“七通一平一绿”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建成了电子信息产业园、中马国际科技园、专家公寓、青年公寓、红树林安置小区等产城融合项目,金鼓江区域综合开发等片区开发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产业新城正在加快形成。

数字经济、滨海运动休闲成为城市的重要名片。2015年钦州获批为全国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全国首个5G华为数字小镇2019年5月在钦州正式开业运营,已入驻华为等大数据企业39家,钦州获得列为中国-东盟信息港副中心,数字经济为城市发展注入创新创业的活力。尤其是,成为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钦州公开赛、全国青年U21沙滩排球锦标赛等世界级、国家级体育赛事的举办地,极大提升了钦州的知名度。(潘云锋 罗继梅)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