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景点一片关停声 广西网红玻璃桥要“凉凉”?

广西新闻|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客户端2019-10-24 10:49:49|网络编辑:罗娴子

近段时间,外省掀起一股关停玻璃桥景点的风潮,广西大大小小几十座玻璃桥是否也将迎来同样结局?记者了解到,目前区内各景点还没有收到类似停业整顿的风声和通知,但随着这一业态的发展,一个问题随之凸显——目前玻璃桥的管理属于真空地带。

业内人士呼吁,应明确监管部门、出台技术规范,做好玻璃桥的日常监管和维护,但“网红桥”今年热度已经大减,它们还能等到“风雨过后见彩虹”的这一天吗?

\

1、外省景区关停大潮 尚未波及广西

10月20日下午4时,南宁龙门水都景区大门处,两三辆观光车已经坐满游客,大家的目的地都是景区的玻璃桥。游客覃女士告诉记者,她已经走了几次玻璃桥了,“每接待一拨朋友,我就带他们走一次”。虽然已是下午时分,但在玻璃桥闸口处,仍有三三两两的游客买票。

但国内不少玻璃桥景区,这样的景象已不复寻。例如,河北省红崖谷景区的玻璃桥,2017年12月正式亮相,没想到开业仅百余天,就被有关部门下令停业整顿。如今一年半过去,何时能恢复营业、如何整改才能通过验收,依然没有答案。据了解,在河北省,24家景区的32座玻璃桥类项目已全部停运一年半,损失惨重。

这股风暴不仅只刮在河北,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地也都先后展开行动,一些玻璃栈道项目被责令停业。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底,广东廉江市已对该市的两座玻璃桥——廉江市谢鞋山风景区和石城镇田园寨景区玻璃桥项目停业封存。国庆节前,广东省要求清远洞天仙境生态旅游度假区等6家经营玻璃桥、玻璃栈道、玻璃滑道等高风险项目的景区,限期3个月进行专项整改。

作为一个网红项目,玻璃桥在近几年可谓遍地开花。自2016年张家界修建全国第一个玻璃栈道开始,全国引进玻璃桥(栈道)的景区,短短3年内增长至数百家。而在广西,柳州融水双龙沟景区2017年首开先河后,两年内全区已涌现出大大小小几十座玻璃桥(栈道、滑道)。

这波“封杀”大潮,是否波及广西?“我们并没有听到要关停、整顿的风声,也没有收到相关通知。”记者采访了南宁龙门水都、玉林都峤山、南宁马山水锦顺庄、桂林逍遥湖等多家经营玻璃桥的景区,得到同样的答案。

\

2、业态问题凸显 监管尚属空白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全国范围的“封杀”浪潮之所以会在今年到来,主要是伴随着数量的增长、花样的翻新,玻璃桥(栈道、滑道)的安全隐患事故频繁发生。

例如,今年6月5日,广西平南县安怀镇佛子岭景区的玻璃滑道,因下雨导致摩擦力大减、速度瞬增,造成了游客1死6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因此,国家要求相关部门要强化对玻璃桥等项目的管理。今年初,文旅部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A级旅游景区玻璃栈道项目管理的通知》,可不少地方政府不知该如何审批、监管,就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关停了之。

广西玻璃桥、玻璃栈道等项目的监管情况如何?“我们并不知道具体是由哪个部门管理。”南宁龙门水都景区市场营销总监刘涛坦言,他只知道该景区的玻璃桥是在发展改革委立项,但具体由哪个部门监管他并不清楚。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玻璃桥(栈道、滑道)到底是特种设备还是旅游项目,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但不管属于何种,都不在文旅部门的管理职权范围内。

“法无授权不可为”,由于文旅部门既没有审批权也没有执法权,因此在对玻璃桥的监管中只能起到协调、配合的作用。

对景区进行安全监管时,只能要求景区出示玻璃桥等设备的合格证、第三方安全评估报告等证照,检查景区是否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应急人员是否上岗,是否设置有安全提示或警示等,但对项目是否符合规范、到底安不安全、能否关停或责令整改,无法进行实质性的监管。

原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政策法制处处长池世庆认为,玻璃桥等项目应该是属于特种设备,但据他了解,质监部门的特种设备目录中没有将其列进去,“这个新业态监管,目前尚属空白”。

池世庆建议,要加强对玻璃桥(栈道、滑道)等业态的管理,首先要明确到底由哪个部门来负责或牵头进行监管;其次,做好顶层设计,自治区层面上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使得监管和执法有所依据;再者,要加强日常监管和维护,将经营者、游客、监管部门的责任明晰下来。做好这些,这一业态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3、热度已经大减 路在何方难预见

一个已经风靡了两三年的网红项目,却还处在监管空白、野蛮生长的尴尬境地,因此市场和行业都在呼唤更强有力的监管。但一个现实摆在大家面前:如今玻璃桥等项目热度已经大减,它还能等得到监管有序的那一天吗?

刘涛介绍,龙门水都景区去年2月投入运营玻璃桥项目后,对景区人流量的带动效果还不错,去年景区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其中上玻璃桥的游客有五六十万人次。今年的具体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会比去年少许多。

桂林漓江逍遥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陆丽桂告诉记者,逍遥湖景区去年10月1日对外开放区内首个5D效果玻璃桥,对景区当年的流量带动也非常大,几乎实现100%的增长,但今年的拉动作用整体下降了20%左右。

南宁水锦顺庄景区负责人潘光林介绍,从他与全国的玻璃桥投资同行的交流中,已明显感觉到这个项目的人气在下滑,广西的玻璃桥投资项目也逐渐趋于饱和。在玻璃桥人气下跌的大势下,已经投资近千万元的玻璃桥如何收回成本,也是困扰他们的问题。

而对玻璃桥的前景,业界并不看好。池世庆认为,现在不少景区一窝蜂涌上来做玻璃桥,单纯是为了增加刺激感、进行一种高空体验,比较容易陷入千篇一律的境地,通常游客体验过一次后不会再来第二次。

刘涛也坦言,网红项目的生命周期本来就很短,都是一下子爆发,一两年后热度就迅速下降。陆丽桂则预计,玻璃桥等项目的热度也就持续两三年,“除非在桥上另做文章,否则卖点一过就会‘凉凉’”。

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只有少量景区对玻璃桥有进一步的打造计划,以延长它们的“寿命”。例如,都峤山景区计划在玻璃桥旁边建一个可以通往山顶的索道,龙门水都景区计划在玻璃桥上开展蹦极项目;水锦顺庄景区引入步步惊心网红桥、高空滑索以加大体验项目含金量……更多的景区,对今后网红玻璃桥该如何打造“并没有相应计划”。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唐湘屏 闫芬丽

景区网红项目如何变“长红”?

除了玻璃桥,当下各景区还纷纷推出小火车、水上游乐、灯展等众多二次消费项目,这是景区摆脱门票经济、增加效益的需要。但这些二次消费项目的现状如何,存在怎样的短板?怎样才能从网红变成“长红”?业界人士就此各抒己见。

1、 二次消费项目成效益增长点

“开往幸福站的小火车即将发车,游客朋友请坐好。”在南宁青瓦房古村落景区里,蒸汽小火车每一次发车都能吸引不少游客。景区的蒸汽小火车轨道沿湖而建,短短的轨道上,设有时光穿梭隧道、萌宠动物展示,还有喊声越大、喷泉喷得越高的快乐喊泉体验等,让游客得到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畅游感。

因此,这个小小的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小游客。而除了蒸汽小火车,该景区还有真人CS、步步惊心网红桥、实景马战表演、水上乐园、卡丁车等20项二次消费项目。

该景区营销总监覃光辉介绍,这些网红旅游产品,让景区逐渐摆脱了对“门票经济”的依赖,吸引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前往景区打卡,将“快游”变“慢游”。在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这些网红项目对景区聚集客流有直接的带动作用,最高日客流量曾达1.2万人次。

大新县德天跨国瀑布景区营销总监魏红介绍,该景区近期引入了空中秋千体验项目,于今年8月份正式对游客开放。游客在18.8米高的秋千上荡来荡去,能给游客足够的新鲜、刺激感,每天体验的游客都能达到120人的最大接待量。

记者了解到,随着80、90后消费群体的崛起,他们对新奇有趣、独具个性和挑战的消费项目更感兴趣,旅游中那些俘获新消费群体的项目自然成为了网红产品。加上近年来,一个网红项目带火一个景点的案例屡见不鲜。

因此,那些以“短、平、快、爆”著称的网红项目,如玻璃桥、玻璃滑梯、空中秋千、高空滑索、弯道漂流等,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大江南北。

2、同质化严重吸引力下降

“几年前,吸引大家的玻璃桥,现在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已经没了新鲜感。”南宁市民秦女士吐槽说。

广西红水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刘亚刚表示,网红项目复制速度快,不只因为其满足了当下新奇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更在于其本身快速的收益变现能力。

以玻璃桥为例,根据现有的市场情况,一条长度300米、使用年限在10~15年的玻璃滑道,投资成本超过百万元。

但在产出上,按照最低票价30元计,一条玻璃滑道在体验者达3万余人次时,基本就能收回成本,对于那些客流量大的景区而言,更容易实现盈利,玻璃桥供应厂家与景区实现双赢。在此前提下,厂家就会乐此不疲地在全国各地的景区复制同样的项目,从而造成泛滥现象,吸引力自然逐渐下降。

不止玻璃桥,其他网红项目流入同质化的大潮后,也会慢慢消失在旅游市场中。广西海外旅行社工作人员韦女士介绍,2016年火遍区内的梦幻灯光秀,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那时候,不少景区将之引入作为噱头宣传吸引游客,区内一些旅行社还专门组织短线游线路前往热门地打卡。因产品雷同,不少景区通过大幅降价的方式来争抢客源,引发了恶性竞争。久而久之,梦幻灯光秀在旅游市场上已难觅踪影。

3、变“长红”景点得靠自身硬

在门票经济在景区经营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的背景下,景区的二次消费项目开发也迫在眉睫。但景区想要实现引流和刺激二消,最核心的是要打造适合自己的新产品和新内容,促进自身新业态的转型和生成。

魏红透露,在引入空中秋千这个项目时,该景区借鉴了重庆18米高的网红秋千的运营模式,也对自己的景区资源优势做了充分评估。这样的空中秋千在哪里都能建立,但是荡在空中能欣赏到跨国景色,是德天跨国瀑布景区独一无二的资源,就算网红秋千过了热度期,它依然是景区的特色游玩项目。

另外,荡秋千本就属于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景区将之改良成游客能直接体验的项目,也将“体育+旅游”的理念融入其中,将优质又有特色的娱乐性内容的文化IP引入其中,让网红项目不再仅仅是吸引客流的利器。

“将网红项目转变成服务后,就抓住了游客的心。”覃光辉说。在他看来,青瓦房引入那么多网红项目,最终要让其变成“长红”项目,离不开软服务的建设。他介绍,青瓦房定位是小孩子的游乐园、周末家庭游的优选地、企事业单位的首选地。

因此,在引入的这些网红项目热度逐渐下降后,他们会不断地策划一些主题活动,如蒸汽小火车摄影大赛、快乐喊泉竞技等,增加客户黏度。他透露,虽然没有用专业的大数据统计回头客的数量,但从售票的电商平台上,他们能看到游客的回购率在60%左右。

旅游业内人士周先生认为,目前,我国针对大众旅游需求市场的旅游开发,还处于粗放式阶段,很多投资者都有盲目追求“投入少、赚快钱”的项目。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宏观规划的措施,引导开发者在打造旅游项目的过程中注入文化“灵魂”,做出自己的特色。

同时,还要以这些项目为基础,结合当地民俗、生态等特色,在吃、行、游、购、娱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一条完整系统的产业链。这样才能丰富旅游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从而拉动旅游地经济增长。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闫芬丽 唐湘屏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