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广西发挥土地政策优势 为深度贫困地区“赋能造血”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0-10-25 08:50:56|网络编辑:刘婷

广西发挥土地政策优势,为大石山区、深度贫困地区“赋能造血”,探索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

地处大山中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都川村马洞队一直以来没有产业,也没有集体经济收入。2019年,马洞队利用县自然资源局实施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复垦了200多亩矿坑,使荒地变成良田,并引来企业合作种植甘蔗。如今,这200多亩甘蔗地每年给队里带来近30万元的集体收益,都川村打算用这笔钱成立合作社,发展柑橘产业。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都川村委主任韦拥军:“目前这块复垦的土地是我们村集体收入最大的一块,也可以说是唯一的一块收入。通过这块土地,增强了我们村脱贫攻坚的信心。”

2018年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节余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以有偿方式调整到城镇使用,还利用作为深度贫困县可跨省调剂结余指标的政策,获得资金收益3.99亿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推动产业扶贫、扶贫车间、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风貌提升等项目,为毛南族整族脱贫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岩廷村,连片的光伏板蔚为壮观,每年可发电500万度。这个光伏发电项目所需的2000万元资金也是巴马瑶族自治县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节余指标交易中获得的。项目建成后,光伏发电收益可以确保50个资金入股的贫困村持续获得集体经济收入。巴马瑶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黄尚胜:“我们巴马这几年来一共实施了增减挂钩项目20个,总实施面积582公顷。18、19年以来实施增减挂钩的结余指标交易,总共资金4.96亿,其中跨省调剂3.7个亿,省内交易1.2个亿,收益资金主要用于脱贫攻坚项目,起到造血赋能的作用。”

要在满山遍野的石头缝里为贫困群众趟出一条康庄大道,必须发挥行业的政策优势。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出台脱贫攻坚项目用地"先用后报、边建边报",耕地占补平衡"边占边补"等系列扶贫政策,并率先在巴马等3个县开展利用自然资源政策支持精准扶贫试点。截至目前,依托增减挂钩项目贷款,环江和巴马两县相继建设了扶贫车间,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园设施建设,推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效保障了脱贫户有一项以上新增、持续、稳定收入来源产业项目,实现脱贫户稳固增收目标。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处长罗讲平:“通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的交易已为贫困县筹措资金165个亿。今年,截止到目前,已为贫困县筹措资金32个亿,同时,我们争取国家跨省域调剂指标可筹措资金32个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政策,最大限度为脱贫攻坚提供自然资源要素支持。”

记者 彭龙 通讯员 黄葛炎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