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熊猫日:你不知道的“滚滚”

News我发喽|来源:北部湾在线综合2021-10-27 15:28:00|网络编辑:夏汝

你知道吗?

每年的10月27日是“国际熊猫日”

对√

就是我们都爱的“滚滚”

\

据生态环境部今年7月7日介绍,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

小北君课堂“国际熊猫日”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办公室发起设立的节日,倡议国内外社会各界像关爱大熊猫一样,关注和支持其他物种及自然保护工作。

\

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生存至今成为“活化石”。

\

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红外相机照:野生大熊猫宝宝顽皮爬树,熊猫妈妈在树下凝望守护。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分布地区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

\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大熊猫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汉语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

\

西方世界认识它后,最初将它翻译成“大猫熊”或“猫熊”,但又有传说,在20世纪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偶然被颠倒成“熊猫”,未料到竟成为通用的名称了。若沿着这些名称为线索,可以追溯出许多充满神奇的记载。

\

“滚滚”没有食草动物所具有的专门用于储存食物的复杂的胃和巨大的盲肠,肠胃中也没有用于把植物中的纤维素发酵成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共生细菌或纤毛虫。

\

为了获得所需的营养,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吃快拉、随吃随拉。一只体重100千克的成年大熊猫,每天进食要花12~16小时,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和竹秆,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同时排出10多千克粪便,才能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

【视频】大熊猫真的只吃竹子吗?

小北君冷知识“滚滚”也并非真正的“和尚”,遇到机会,也要开一次“荤”,恢复一下其祖先的本性。

\

图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人民日报、川观新闻

视频来源:iPanda熊猫频道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