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向世界播撒中文种子

国内新闻|来源:光明日报2022-04-21 12:51:50|网络编辑:王琳

今年4月20日是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首次举办中文日庆祝活动。世界各地的中文教育机构及中文学习者、爱好者们,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推动中文日走出联合国,成为“国际中文日”。

近年来,中文热在海外持续升温,中文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文已成为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国际粮农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世卫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全球已有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海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500万。

中文影响力的扩大,离不开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这一特殊群体。2004年以来,已有6万余名志愿者奔赴151个国家和地区任教。他们远赴异国,在那里教授中文,播撒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友谊,也为当地人们带来用中文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希望。

真诚让友谊跨越文化

“我叫罗颖,我是中国人。”每学期伊始,罗颖都会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

在波兰奥波莱大学孔子学院,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罗颖常常问自己:“如果是我在学习一门语言,我会希望老师如何做?”

“让语言变得有趣起来!”这是罗颖给出的答案。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而活泼,讲“飞”字时,她把“飞”右边的一撇一点画成两只翅膀;讲“羊”字时,她把“羊”上的一点一撇画成羊角;学“鸟”有关的汉字时,她指出哪一笔是鸟冠、哪一笔是眼睛、哪一笔是身体、两只小脚如何变成一横,再写下“鸡”和“鸭”,把左边的偏旁画成鸡和鸭的嘴巴。

这样的教学常常让孩子们瞪大双眼,感到惊奇。有时,他们甚至会在台下高呼“Bravo(喝彩声)!”。

教好课本知识的同时,罗颖也在努力丰富着孩子们对于中文及中国文化的感知。讲起茶文化,学生们没有喝过茶,罗颖就在课间各泡了壶红茶和绿茶让他们尝尝;提起饺子,学生们好奇波兰饺子和中国饺子的区别,罗颖就学着做了一些带到课堂上分给大家。

罗颖的热情与细致收获了当地学生们的喜爱。在执教一学期以后,有学生在聊天群里认真地说,“这个中文课是我的‘药’”,能治愈他并为他带来慰藉;当地小学的助教老师告诉罗颖,“学生们总在问,中文老师什么时候再来呢”。

在曼谷担任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的陈瑛同样“以真诚收获真诚”。

到岗不久,陈瑛就发现了泰国小朋友的调皮捣蛋。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还是新手教师的陈瑛,常常钻研教学方法到凌晨两三点甚至通宵。然而,“只要一想到那些活泼的学生可能喜欢我新研究的课堂小游戏,我就想立刻飞奔到课堂上去。即使是熬夜,也每每都是快乐和满足”。面对繁重的备课任务,陈瑛乐在其中。

班上小朋友也十分真诚而热烈地表达着自己对陈瑛老师的喜爱,他们总能发现老师的小改变。有时,陈瑛系个发带、换对耳环,他们会跑到老师面前大声夸赞:“老师,suái(好看)!”“老师,美丽!”“老师,漂亮!”“老师,可爱!”在课堂外遇到,学生们也会主动打招呼,活泼点儿的,甚至会直接冲上来扑到陈瑛怀里。“他们的感情表达特别真切又可爱。”这样的真挚情谊,正是陈瑛对国际中文教育热爱的来源。

相识让梦想更加坚定

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情谊,是许多志愿者投身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初心。

英国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的志愿者余沁,把国际中文教育比作一扇能让人们“看见”的窗。她希望通过中文教学为当地人打开一扇窗。“在当今世界,‘看见’与‘知道’远比‘想象’和‘误解’来得更加可爱。”

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大学孔子学院的曹发强,怀揣着“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梦想踏上欧洲土地。“百年前,革命先辈为寻求救国图强真理而远渡重洋;在梦想已然实现的今天,我要担负起时代赋予这一辈青年人的责任,让世界认识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

志愿者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体认也在教学中加深。他们当中,有人选择留任,也有人在回国后选择再次成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

泰国罗勇公立光华学校的段维民即将开启他在泰国执教的第三年。2022年,泰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屡创新高。在亲友的担忧与劝阻下,段维民也想过回国。“老师,你可不可以不走”,当看到学生们发来的信息,段维民决定继续留在这片土地。“你做出的选择一定有热爱在里面,有热爱,就不会后悔。”

罗马尼亚克卢日巴比什博雅依大学孔子学院的李淑婷,4年前曾在蒙古国任教。第一段志愿经历既让她爱上国际中文教师这一职业,也让她意识到自身专业知识的欠缺。“回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在考取研究生后,李淑婷再度投身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这一次,她更加沉稳,也更加自信。

外国学生想要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愿望,也因他们同中国老师的这段相遇而更加强烈。

“我想看看中国的城市,想吃很多中国的美食,想认识很多中国的朋友,我向往四季如春般温暖的中国南方,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亚当(Adam)是余沁在英国的学生。与余沁相识一年,他们一起吃饭、看话剧、互赠礼物;短暂师生之外,他们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如今,亚当(Adam)已辞去原来的工作,即将前往深圳,成为一群孩子的英文老师。

国家发展让中文走出去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南抵老挝首都万象,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极大改善老挝交通基础设施、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文教师陈钟铃,在二期培训班中担任“车站值班员”岗位中级五班班主任。“学生们中文水平只有HSK三级,我又是国际中文教育出身,不懂铁路专业词汇,刚开始根本摸不着头脑。”

自学老挝语,上网查资料,询问理工科同学……陈钟铃摸着石头过河,不仅克服了专业壁垒,更总结出一套铁路词汇教学法:把中文翻译成老挝语,给学生们造简单句子,把专业知识简单化。不仅如此,她还抽出休息时间,挨个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及记诵情况。

30小时课时量的备课、上课、抽查工作一度让陈钟铃“撑不下去”。“培训好这些学员,就是为祖国作贡献。”陈钟铃为自己打气。

如今,陈钟铃进入了她任期的第三年。她说:“要努力提升自己,不负国家的期望。”

自“一带一路”倡议发起以来,孔子学院“中文+”模式涉及高铁、经贸、旅游、法律、海关、航空等数十个领域。从中老铁路中文强化培训班,到中白“中文+科技”项目,再到面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加纳等地的“中文+海关”课程,“中文+职业教育”不仅受到外国年轻人广泛追捧,也为中国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文已不仅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更成为各地人民学习中国技术的工具。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6万名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怀揣赤子之心,远渡重洋。他们在异国讲授中文,也收获友谊、加深热爱,感受古老中文与新时代中国脉搏的共同跳动。

(本报记者 柴如瑾 本报通讯员 郭晓蕾)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