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同行】从军四十载,吃着军粮、听着军号、住着营房,87岁老兵:“部队是成就我的摇篮”

新闻眼|来源:930老友记2022-08-02 08:30:39|网络编辑:刘婷

追光的人,终将与光同行

本期《与光同行》主角——赖锡球

[FM930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7:30/12:00]

从广西剿匪,到抗美援朝,再进驻青海支援开发大西北建设,他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经历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时刻。

“最难受的就是战友(离开),最珍惜的就是部队的感情、战友情。”

回首入伍后走过的每一步,没有遗憾,有的都是满满的感恩。

“吃着军粮,听着军号,住着营房。在部队里面成长,给我们学文化,不断地送我进修学习。我怀着深深的一颗感恩的心,要感恩党,感恩部队,感恩国家。”

他是赤诚之心永不变的87岁老兵——赖锡球。

\

生于1935年的赖锡球在14岁的时候,带着些许懵懂地入了伍。在医训队培训的两年,赖锡球学习了止血、包扎等基本护理知识,成为了一名卫生员。1951年,16岁的他开始走上战场救死扶伤。

解放初期,盘踞在广西各地的国民党残余武装,纠合地方恶霸、惯匪,挑起群众与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对立。

从1950年1月起,广西剿匪作战全面展开,赖锡球作为卫生员随部队参加过金秀、象州等地20多次剿匪作战。

16岁的赖锡球,第一次见证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转瞬即逝。

\

赖锡球说:“土匪有三熟,地熟、山洞熟、山区野林熟。如果他能打过你,他就打。如果他打不过,撒腿就跑了,你想追也追不着。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的一个排长,他带领我们已经把土匪全部包围在一个山洞里。土匪在那个山洞上面,我们在下方。我们的排长趴在洞口对着上方的土匪喊话,让土匪投降。没想到的是,土匪一枪打下来,子弹从他喉咙打进去,后脑勺穿出来。我当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光看到他满嘴流血,我立马冲上去想用急救包把血堵住,可是一看他的头部已经流了那么多血。”

参与战斗后,亲眼目睹了有人负伤、有人牺牲,赖锡球快速地成长了起来。

他希望自己的医术能够再精进一点,这样才能够在战场上留住更多战友的生命。

\

1952年年末,广西剿匪战役胜利结束,赖锡球也很快迎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进修机会。赖锡球:“这个时候我已经在红三卫生研究所学习,当时在学习防疫的知识,这里面有动物学、昆虫学。”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拉开了序幕。1952年初,美军在继续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实施“绞杀战”的同时,还在朝鲜北方和中国部分地区秘密实施一场阴谋,使用了他们从实验室研究制造的细菌炸弹成批地投向朝鲜战场。

中央军委随即要求部队的防疫队和卫生人员进行紧急动员,分批次派出了昆虫学、细菌学、流行病学、毒物化学、病理学等专家和防疫人员迅速前往支援。

\

临危受命,赖锡球和六名选拔出来的卫生员一起踏上了前往朝鲜的路途。

赖锡球回忆:“当时我们就各自打背包,跟着带队的人就走了。我们坐上了闷罐车,车子一直这么开,也不知道往哪去,听说是过了山海关了,知道我们已经不在关内了,已经出关了。后来才知道,我们有重要任务,要到朝鲜参加反细菌战。”

跟随部队从中国边境步行进入朝鲜的时候,赖锡球又一次感受到了战争带给他的紧张感和自己所面临的残酷现状。

“当我们到达当地后,在当地实地考察了两天,我们就直接过江了。那片江水很浅,为了避免被敌军的飞机轰炸,我们只能走小路、穿野林。我还记得当时我们每个人领到的东西很简单,每个人领了10个口罩,一把大镊子,还有几个救急包,以及一袋挂面。后来我们大概走了三天,基本上是晚上走,白天躲在山洞里。”

\

赖锡球说,尤其是美帝侵略者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细菌战后造成的惨状,他至今仍历历在目。

赖锡球回忆,他曾亲自救治了一名朝鲜当地的妇女。有一天,他发现村里的一名妇女从外劳作回来后就躺在床上,紧闭着双眼无精打采,不吃也不喝,全身多处还长出一片片小红疙瘩。他判断,这不是简单的疾病。

他和战友在村里四处走访,打探实情,发现了田地里有一些体积较大的不明弹壳和来源不明的活虫。经过几天的深入研究,赖锡球和战友们终于摸清了事情缘由。

原来,当时美军完全占据了空中优势,他们的飞机白天侦察,夜间则投掷装有不明生物的细菌弹。细菌弹落地后弹开两半,每一半有几个隔层,隔层内携带传染病菌的老鼠、蚊子、跳蚤等活虫便四散奔逃。

这些活虫都是带有病毒的,它们叮咬人的身体,造成皮肤创伤,细菌便趁机侵入人体,使人感染致病,因此给部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医疗队针对当时的严重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救治方案。

\

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在朝鲜设立了传染病医院,专门收治传染病患者。

为了提高检疫技术,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举办了医学昆虫、临床检验、病理解剖、热性病诊断及细菌学检验等专业训练班。

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部队上下团结一致,分工明确,很快就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配发防毒服和防毒面具,广泛开展消杀运动,控制饮用水源,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细菌战阴谋慢慢地被瓦解了,当地老百姓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

粉碎了敌人的细菌战后,医疗队的任务也结束了,赖锡球踏上了回家的路途。这原本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却因为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赖锡球泪流满面。

“最难受的就是战友(离开)。到朝鲜参加任务的时候,我们是七个人,大家分散在各个组。可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了4个人,有3个人在回来的途中被炸死了。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心里面咯噔一下,眼泪不自觉就流了下来。”

1957年6月,赖锡球随183陆军医院,作为志愿军512中心医院检验军医第二次入朝。在驻朝期间,赖锡球与战友们一起帮助当地村民重建家园,治疗血吸虫病。

1958年7月底,赖锡球是最后一批从朝鲜撤回的。回国后,他随部队到了兰州,奉命进驻青海支援开发大西北建设。

作为生在南方、长在南方的人,赖锡球第一次体验到了黄土高原的风沙。“那场景对于我来说是震撼的,我想原来这就是黄土高原的城市啊,黄土扬起来,一路上都是烟尘滚滚的。看不到柏油路,看不到水泥路,城里面每天下午只要一刮风就是漫天黄沙,像沙尘暴那样。但既使这样,我还是在那里把根扎下了。”

\

当时的赖锡球只有27岁,虽然正是身体最健壮的年纪,但从来没有到过高原的他,还是经历了严重的高原反应。

“我们经常要下部队去搞巡回医疗。我们在唐古拉山有个分队在那里,海拔又高,我们上去真的是气都喘不过来。睡觉还不能够平躺着,要半卧着。高原氧气不够,我们煮的米饭都是夹生的,因为水只到80多度就开了。最后我得了高原反应综合征,高红细胞增多,肺气肿。”

\

年轻的时候,赖锡球凭借着过人的意志力,熬过了身体种种不适,在高原地区一干就是三十年,直至退休。

如今赖锡球已经年满87岁,在他看来,这辈子吃过的苦都不算什么,他的心里只有两个字:感恩。

“我初二还没念完,14岁就入伍了。你想想看14岁的小孩能懂啥呢,我当时啥也不懂。但是进部队后我就真的是穿着军装,吃着军粮,听着军号,住着营房,在部队里面成长。部队还给我机会去学习文化知识,学专业技术,不断地送我去学习进修。所以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要感恩党,感恩部队,感恩国家。”

\

也正是因为这份感恩之心,退休后的赖锡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回馈社会上。

退休后,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每当社会上有灾情发生时,都会积极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地震等,他带头捐款,表达对受灾群众一片爱心。此外,他还经常以宣讲员身份到部队、学校去做宣讲教育,宣扬红色文化。

“在救灾上我从不吝啬,在公益上,我该奉献的都奉献。”

记者 雷俊 文昌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