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重振工业雄风秘诀有这些 一批百亿企业将出现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18-07-16

 日前召开的桂林工业高质量发展暨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市委书记赵乐秦指出:推动桂林工业高质量发展,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自治区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理念,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部署,以三大园区为主战场,以四大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做强升级,培育一批十亿元、五十亿元、百亿元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推动桂林工业迈向中高端,实现工业发展量质双升,重振桂林工业雄风。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唯有笃行。桂林工业战线正以新理念实现新跨越,以创新驱动聚集发展动能,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奋蹄扬鞭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开辟新战场,构筑“三足鼎立”园区发展新格局

园区是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产业林”的主要载体。2016年,市委、市政府整合原西城经济开发区和苏桥经济开发区,成立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了工业发展新战场,一举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工业发展的空间难题。从此,经开区与桂林国家高新区,共同构筑起桂林“两翼齐飞、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成立以来,桂林经开区以打造国内经开区标杆为目标,努力建设最绿色、最高效、最美丽的经开区。据统计,2017年,经开区共实施项目109个,总投资676亿元;其中产业项目56个,总投资486.83亿元,同比增长116%;基础及配套设施项目53个,总投资189.17亿元,同比增长44.5%。全部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75.87亿元,同比增长37.6%。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经开区加快生态修复和自然造景,努力打造一个以工业旅游为特色的超大型3A级景区。2018年,经开区成为广西唯一获得“国家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园区”称号的产业园区。

桂林国家高新区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积蓄着桂林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力量,2017年综合排位跻身全国158家高新区第66名,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跃升至第28名。

6月8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桂林)广西园(即高铁园区)挂牌成立,标志桂林在实施重振工业雄风战略、优化产业布局上迈出新步伐。高铁园区将重点发展智慧产业、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等七类产业,致力于打造成高铁经济带高端产业合作示范区。如今,高铁园区与经开区、高新区形成“三足鼎立”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共同成为桂林重振工业雄风的主阵地、主战场。

值得一提的是,桂林县域工业集中区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荔浦县成功引进美亚迪光电、荣事达等国内大型LED企业;平乐县吸引14家无人机产业企业抱团入驻;灌阳县引进香港雅高集团打造石材产业园;全州县重点打造米粉特色产业园;恭城瑶族自治县依托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品牌,大力建设生态食品产业园。 

抓项目建设,打造工业开放发展新增长极

近年来,乘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东风,进驻桂林的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达40多家。华为、中兴、比亚迪、浪潮等国内知名大型工业企业纷至沓来落地桂林,一批“高大上”项目纷纷签约、开工、投产。

围绕这些龙头企业,桂林开展以商招商,重点引进知名企业、成熟技术、成熟产品。如桂林经开区成功召开华为千企招商大会,与东华集团等10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投资额超30亿元,华谊智测等4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支持八加一公司联合成都奥泰公司建设PET/CT等高精尖大型医疗设备项目,填补广西空白;围绕新兴产业,瞄准各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重点引进释码大华、智神科技等一批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企业落户桂林;与深圳烯旺科技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打造广西首家石墨烯众创空间,抢占石墨烯产业发展先机。

为让企业“轻装上阵”,降低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成本,桂林创新开展重资产招商,在桂林经开区、桂林国家高新区湖塘总部经济园建设、招商过程中,积极采取政府代建厂房及厂区基础设施、代购生产设备、提供配套公寓等方式,让企业实现“拎包入住”,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桂林还建立起重大工业项目跟踪服务制度,每年筛选出一批重点工业企业,每家企业安排一名市领导联系服务,定期组织召开“重点工业企业困难问题协调会”、“市长服务日”等服务企业活动,协调解决企业及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实现政企面对面“零距离”沟通,为企业项目建设搭建高效、绿色解决通道。实行县区工信局包抓机制,建立年度重大项目台账、进度月报制度和定期召开县区重大项目推进会议,督促县区限时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力度,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推进协议内项目建设力度,力争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 

聚焦新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引领“绿色智造”

桂林城市特点和产业基础决定了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是突出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引领的创新发展,是资源消耗更少、产出更高的绿色发展,是以产业数字化为重点的智能发展,是产业融合度更高的集聚发展。

近年来,桂林以实施重振工业雄风战略为契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及生物制品、生态食品四大优势产业。同时,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态环保技术,推动包装与竹木加工、冶金和建材等传统企业改造提升,加快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抓住产业调整机遇,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催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截至2017年底,桂林高新技术企业达158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华为、中兴、浪潮相关项目快速推进,智神公司智能手持云台在全球细分市场的占有率突破60%,光隆光电高端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填补国内光电子芯片的空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引进比亚迪来桂林投资发展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项目。在大健康产业方面,以三金、南药的技术优势为根基,大力打造优势制药企业;以优利特、啄木鸟为龙头,大力发展医疗器械行业。

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桂林在发展工业时突出“创新”“绿色”“智造”等关键词,着力打造“绿色智造”品牌,坚持走工业转型升级与科学保护漓江和谐共赢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13—2017年,桂林共组织实施5000多个技术创新项目。目前,桂林共有桂林三金、桂林橡机、中国化工3家国家级技术中心,桂林三金、桂林电力电容2家国家级创新示范企业,158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试点企业,形成相对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桂林民华被评为全国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高新区众创空间等3家众创空间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燕京漓泉等7家企业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试点企业,桂林南药等7家企业成为广西两化深度融合标杆企业。2018年,君泰福公司等6家企业获评“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桂林获评企业数量排名全区第一。 

破解“两不强”,为决胜“两个建成”提供“硬支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近年桂林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对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形势,对标工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和桂林“两个建成”目标,工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两不强,三不足”。“两不强”,即园区集聚效应不强、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工业园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占桂林比重65.1%,尚未进入全区先进行列;在全区制造业50强企业中,桂林只有5家,在全区产值超百亿元企业中,桂林只有1家。“三不足”,即产业配套不足、创新能力不足、要素保障能力不足,很多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基本都在区外,企业间配套互补严重不足,不少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桂林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仅8.3%;工业用地储备不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工业人才缺乏,大数据、政务云平台建设滞后等。

“上述这些困难和问题,正制约着桂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两个建成’目标的实现。”市工信系统相关人士认为。桂林工业高质量发展暨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吹响了桂林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的集结号,桂林工业发展将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紧迫意识,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决胜“两个建成”的“硬支撑”。

该人士表示,为了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桂林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落实好《桂林市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实施办法》,将财政资金集中投向重大科学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重大新产品研发、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努力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小高地。同时,还将大力推进园区建设,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加快培育企业家队伍,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记者 徐莹波)

责任编辑:夏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