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北部湾在线 2018-09-26

BBRTV消息 伟大的时代,必有伟大思想领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全区各级党委(党组)和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以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九个坚持”为根本遵循,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结合广西实际,扎实做好广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踩准步、跟上点、搭上车,内塑精神、外树形象,为推进富民兴桂各项事业、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提供了更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求是》杂志署名文章指出,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广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八桂大地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

2015年3月8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

2017年4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高屋建瓴地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为广西发展擘画蓝图,廓清思路……

一股“大学习”的热潮持续兴起,澎湃席卷全区:

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抓好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14年,我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经验在中宣部、中组部召开的全国经验交流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

面向“关键少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进学校、进部队、进企业、进农村、进基层、进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等基层一线,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邀请区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撰写论文、参与研讨,提升广西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实效。今年5月31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在南宁召开,140位与会专家代表围绕10个议题深入探讨;

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卷作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权威读本,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广西日报理论版、《当代广西》、《领导月读》、广西电台《说事论理》、广西电视台《凡事说理》等一批理论大众化宣传栏目节目刊物影响力日益扩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凝聚了人心,汇集了力量。

广西各级党委(党组)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把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

全区主流媒体始终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扛在肩上,全方位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积极阐释党中央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

目前,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和广电系统“广电云”云媒体平台均已正式上线运行,成为辐射东盟、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融媒体品牌。

广西各级党委(党组)依法管网治网,增强公信力,提升引导力,抢占话语权,牢牢占据意识形态和舆论高地,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生态环境,让网络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今年5月1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致信人民网网友,并希望广大网民朋友继续关注广西、关心广西、支持广西,真诚欢迎更多网民朋友加入广西的“朋友圈”,为富民兴桂事业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

“山歌伴随铜鼓响,歌树种在将军乡;东兰是块红土地,拔哥精神永弘扬!”在位于东兰县的“山歌讲习所”内,这种“接地气”的宣讲方式受到了群众的热情回应。

今年以来,我区在总结百色讲习所、崇左大榕树课堂等理论大众化品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推动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新时代讲习所,市、县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今年5月14日,全区首个新时代讲习所在靖西市新靖镇鹅泉村创立。目前,全区创建新时代讲习所已达11000多所,开展讲习活动9000多场次,受众87万多人次,让讲与听心心相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组织开展11次大规模集中宣讲活动。

我区还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融入”“五进”活动,每年开展的 “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效提升了全区各族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

此外,我区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累计超过7000万人次参与。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653个,农村未成年人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载体和阵地,把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到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着力提升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挖掘、培养、储备了一批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发挥领军作用的人才。目前,广西有17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总数达到107人。

大力培养基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17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04人被评为全国和自治区道德模范,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标兵。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团体)300多家,注册志愿者超过200万人,打造出“雷锋超市”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关于实施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的通知》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回应时代呼唤、人民期盼。

我区在全国率先建成五级贯通的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全区建成115个公共图书馆、124个文化馆、251个博物馆并全部免费开放。

广西始终坚定文化自信,致力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每年一次的基层群众文艺汇演和艺术作品展,以及“我邀明月颂中华”、南宁“民歌湖百姓大舞台”、柳州“鱼峰歌圩”、桂林“百姓大舞台”、北海“魅力北部湾”、梧州“粤剧节”等文化品牌活动常办常新。

全区共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家,推动39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一批讲述百姓故事、讴歌时代英雄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赤子丹心》《花山》《桂花雨》《冯子材》等一批“桂风壮韵”作品登上全国舞台;电影《夜莺》获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作品;《母亲的岛》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我爱大自然》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文学桂军”“漓江画派”“八桂书风”等文艺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增强。

我区充分发挥面向东盟的传播优势,主动服务我国周边外交战略,致力在国内外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广西。

近年来,广西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策划,借力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境外媒体平台,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个开放发展迈上新台阶、新兴产业亮点纷呈、乡村振兴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连战连捷、民生画卷徐徐铺展、民族团结之花竞相绽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新广西。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上,平果县的火龙果、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梯田美景成为名副其实的霸屏“网红”——国家级主流媒体密集聚焦,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更是进行现场直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主要新闻媒体纷纷通过境外建点设站形式,探索实施境外“本土化”传播。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与境外媒体合办《中国剧场》《中国动漫》等栏目,推动中国优秀文化作品在东盟落地,受到中央有关领导充分肯定。广西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海上新丝路》电视专题片,被译成英、法、德等10国语言在境外推送,有效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软”吸引力。今年9月,广西日报首次联合海外23家媒体共同推出第15届东博会、峰会“海外专版”,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立体、丰富、生动的现代广西。

广西出版企业面向东盟等国家展销优秀图书近3万种,达成版权输出、合作出版合同的图书700多种,广西出版传媒集团获“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进步奖。我区高校纷纷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

当前,广西正加快形成“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格局,积极唱响广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交往、民心相通的主旋律。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站在新起点,一首激昂热烈的交响乐正在八桂大地奏响,与新时代同频共振,激荡出历史最强音。

责任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