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剧场关门的日子里

新民晚报 2020-03-30

如果说一个多月前,还仅仅是中国的戏剧界人士心中悲鸣,那上周开始,全球最大的两个戏剧演出中心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也相继宣布关闭。

现在最担心的是每年7月的法国阿维尼翁艺术节和8月的英国爱丁堡艺术节,这两个全球最大的艺术节,不知道能不能如期绽放在这个夏天。

人类历史上,大概第一次如此同步地感受着“寰球同此凉热”这一说法,即便是在“全球化”最高潮的年代,我们也没有这样密集地看到同一现象在不同国家的剧场中无差别次第上演。

现在再回首想想——做剧场,做表演艺术,是一份多么奢侈的工作啊!人与人之间,得多么相互信任,才能和陌生人肩并肩地坐在一个封闭空间里,度过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且不戴口罩;这社会得多太平,才能让人们可以在下班之后、休息日,携家带口、三两好友,进到剧场,共同度过一段珍贵的休憩时光。它需要的,不光是日常生活之外可供购票的余钱,还得有那份清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在一个慌乱的时代,是容不下表演艺术的。

而当下,更是做表演艺术的人静下心来想一想的时刻: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表演艺术?它只是一个谋生手段,还是我们心有所爱?它只是供人娱乐和轻松片刻,还是可以提供什么特殊的精神价值?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还会继续做这件事吗?

因疫情而宅家的日子里,我回首了与戏剧结缘的这20年,太多感动,太多喜悦,太多收获,因戏剧而来。我们的每一个日夜,工作和生活的重心,都交给了戏剧,而戏剧也填满了我们的日常。因戏剧而结交朋友,因戏剧而走遍世界,因戏剧而开阔自己的人生,因戏剧而有机会奉献一些有价值的作品给素不相识的观众,在他们的认可当中,获得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认可。这样一个完美的闭环,是支撑我们走到今天的动能,也几乎成为一种宿命。

但当现实扑面而来时,也有许多问题不得不面对。比如疫情继续持续下去、剧场不能开放、演出不能进行,或是即便演出恢复、但是上座率不理想、演出亏损,怎么办?账上的资金还能消耗多久呢?消耗完了又怎么办呢?如何安顿员工和处理各种相关的杂事?原来认为预期5月能恢复的国内演出市场,现在因为国际因素的加入,对我们来说又需要动态平衡。

相信现在几乎每一个与表演艺术相关的团队和负责人都在内心深处思考这件事,也都或多或少地在想一些办法阶段性地解决问题和困境。但如果大的形势不可测,个体终究很难独善其身。所以这个时候,政府的扶持政策,运营者自身的定位与转型,都是迫在眉睫的思考题。

令人欣慰的一点是,刚刚过完春节,上海大剧院就通知我们,当地政府会就此前我们的一些演出退增值税。这个时候能用真金白银的方式给表演艺术团体退税,既彰显上海政府的实力和诚意,确实也能帮助中小团体缓解现金流不足的问题。

相信接下来政府对于表演艺术领域还会有一系列扶持措施出台,但也担心这些政策会更多地倾向于国有剧院团而忽略民间运营主体。事实上这几年带动国内演出市场繁荣局面和多样化的,各个大大小小的民营主体,它们在微观上运行颇有效率,演出内容颇为丰富,但在这一次的灾难面前,承受力也是最弱的。

如果政府未来无法给予民营剧院团更多资金上的支持,是否可以采取一些减负措施,比如未来两到三年的减税或免税;对信誉度高、过往运营剧目质量高的主体,可以给予审批和演出许可上的便利,减少行政成本,让运营主体能更灵活地安排演出;放宽对中小型剧场的审批,让更多小微剧目可以更容易地上演,在微观上保证演出市场的活跃度,放水养鱼。

至于身在此中的从业者,我觉得疫情中的这段时间,除了生存焦虑之外,真的可以好好用来深度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是转行做一份更稳定、更日常的工作,还是继续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里坚持下去,用爱发电。

在剧场关门的日子里,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得停止感动,停止思考,停止创造。

相反,或许这恰恰是我们重新出发的新起点。

责任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