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稳外资”打翻身仗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04-01

3月初,一场别开生面的“云推介”在广西钦州市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及商务机构代表,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无人机航拍直播以及现场连线,“云考察”钦州华为数字小镇和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这是广西落实《2020年广西“不见面”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的一个新举措。

这一方案于今年2月推出,广西也成为全国最早推出同类方案的省份之一。方案不仅要求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还强调大力支持各类招商引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确保广西来之不易的招商引资成效。

受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直接投资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广西在2019年3月以前,实际利用外资连续11个月负增长。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广西2019年底实际利用外资(含投资性公司投资)11.09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排名全国第二。

2019年12月,广西中旅德天瀑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一次性到位外资5090万美元,为打造“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先行先试标杆项目加足马力。突如其来的疫情令项目一度停工,好不容易迎来复工,返岗工人住宿却成了问题。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活动板房很快建了起来,工人们得以安心干活。眼下,跨境免税店建设、观景台搭建、栈道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疫情这道难关过了,项目负责人吴兵总算松了一口气:“回想项目从接触到落地再到复工,我亲身感受到广西对外开放的力度和营商环境的进步。”

时间倒回到2018年末,那时德天旅游引外资项目已经接触了快两年,考察和研讨更是反反复复进行了多次,就是无法敲定合作。“最迟等到2019年6月30日,不行就撤了,总不能一直耗在这儿。”吴兵及其团队提出最后期限。

短短一年的时间,一个濒临“流产”的项目不仅起死回生,而且焕发出崭新活力。这首先得益于去年上半年广西出台“稳外资16条”。

根据“稳外资16条”,广西按实际到位外资总额的2%给予外资企业一次性奖励,最高奖励达1亿元。按照公平竞争和非禁即入原则,只要是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都可申请引资奖励。激励力度和激励条件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真金白银的奖励,给外资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进资越多、奖励越大,广西对外资这么重视,坚定了公司大股东兑现出资承诺的决心,我们对项目发展更有信心了。”吴兵说。

解决用地难,是广西引资的一大突破口。

在“稳外资16条”发布之前,广西许多地方因为用地指标紧张而头痛不已。辛辛苦苦招来的外商,总是项目等土地。“每一年市里的用地指标有限,要是大头都给外资企业了,市里其他项目的落地就会受影响。”北海市投资促进局工作人员刘相明坦言。

“稳外资16条”明确规定,对新引进年实际利用外资额1500万美元以上(含1500万美元)的国家鼓励类外资重大项目,用地指标由自治区统筹安排、给予保障。这让许多招商引资一线干部不由得拍手叫好,“这些突破性做法在之前是很难想象的,过去我们就只能眼巴巴地羡慕兄弟省份。”得益于这一新规,刘相明所跟踪服务的北海信义玻璃产业园,由自治区统筹安排项目建设用地,产业园所需的2466.49亩土地并未占用北海市的用地指标。用地问题解决了,企业投资进度明显加快。2019年,该项目已实际到位外资7872万美元。

无论是“稳外资16条”,还是《2020年广西“不见面”招商引资工作方案》,都强调对照国际标准,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近一年来,广西各地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业务全覆盖。同时,深入开展“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活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政于企。

“项目建设推进顺利,项目工期相比国内同等规模项目整整缩短了2个月。北海干部担当实干,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给了我们很大信心。”信义玻璃集团副总裁张明这样评价北海市的营商环境。

广西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春庭表示:“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稳外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我们和商务厅等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抓好落实,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主要指标对标世界银行标准,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据《2019年广西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受访企业对广西营商环境满意度较2018年提高16%,九成以上企业认为广西营商环境获得改善。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4月01日第11版)


责任编辑:夏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