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当益壮造“神器” ——记灵山县新圩镇农民发明家李琼进

钦州新闻网 2020-05-29

稻田里,一辆正在“隆隆”耕作的水稻直播机吸引在场的观摩者。只见一名机手负责驾驶,另一名负责操纵播种,不到半个小时,0.06公顷的水田就播种完毕。这是前不久灵山县正在采用新式机械抢抓春耕生产的情景,高效快捷的直播方式令在场的观众产生兴趣。“我这台直播装置省时、省工,可以水播,也可以旱播。”精神矍铄的农民李琼进简要地介绍他发明的直播“神器”,而该项发明刚刚获得国家专利。

眼前这台直播机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上部是四个间距40厘米的谷种储播仓,通过操纵器操作,种子便能均匀地撒播到田里。

少年爱上发明 练就基本功

李琼进是灵山县新圩镇塘排村村民,出生于1951年,是村里有名的发明家。早年他发明的省柴灶远近闻名,很是畅销,他因此获得丰厚的经济收入。

当年,初中还没毕业的李琼进回到生产队劳动。因为聪明好学,生产队安排他制作水田灌溉水轮机。接到任务后,深感自己知识水平有限的他,便到镇上的新华书店买回一本有关机械常识的书籍,并结合物理课学到的水轮机知识进行自学研究。他又买回了锯、斧、凿、刨等工具,上山砍回木料,边研究边制作。最终水轮机制造出来,为农田灌溉发挥作用。木工手艺也成为他后来发明的基本功。

学无止境。深感文化知识不足的他,为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主动申请担任村里的农技员,1986年参加钦州市农校举办的学习培训班,并把学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从1988年至今,凡是县、镇农业技术部门到村里开展的产业示范推广项目,他都积极参与,带头发展经济产业。

花甲仍旧痴迷搞机械 掉光头发亦不惜

2013年,为了配合县里做好水稻高产示范项目,他借鉴北方玉米“宽行窄株”的种植方式,独创他的水稻“强龙直播法”,把两行水稻减为一行种植。通过对比试验,连续两年取得了水稻高产的效果。为了解放人力,2014年底,他萌发了制造机械直播的念头,并潜心研究。

说干就干。制作之初,他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研制操纵器调节大小的开关,以及能让谷种均匀播出的转动斗轮。为了攻破这两个难题,他一天到晚为“机”痴迷,吃饭的时候想的是“机”,走路的时候想的也是“机”,躺在床上想的还是“机”。他从农工粗活转变到执笔设计,从木工手艺转换到铁块焊割,花了不少工夫。在制作谷种播出斗轮时,他切割浪费的铁块不止十倍。因为用脑过度,三个月内他的头发全都掉光了。这一年,他已经65岁了。

经过他的苦心研制,第一台手动式的直播机械研制出来了。针对机械出现的缺点和不足,他不断加以改进,陆续研制了二代机、三代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历时两年多的时间,一种能适应旱田、深水田耕作的第四代直播装置终于研制成功。

李琼进将这台直播机命名为“强龙直播机”,两个人上机,就能轻松完成一体化直播作业。他风趣地说:“让百姓穿着皮鞋也能当农民。”

人老初心犹在 直播“神器”有作为

“用强龙直播机可以解决干旱天气无法播田的难题,播出的谷种可以防鸟、防鼠、防暴雨,水稻能抗倒伏。”李琼进介绍,“用强龙机直播还能节约经费,每0.06公顷可以节约用水30立方米、节约经费30元以上。”“高产、省工是我研发直播机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李琼进道出了发明机器的初衷。从灵山县对2018年采用李琼进直播机直播晚稻品种进行测产验收的数据显示:灵丰963(水直播),亩产湿谷759公斤,亩产干谷608公斤;乾优(水直播),亩产湿谷732公斤,亩产干谷588公斤;Y两优(旱直播),亩产湿谷760公斤,亩产干谷650公斤。

今年3月份,李琼进发明的水稻直播装置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评审认定。李琼进希望把水稻直播机推广普及,为粮食生产增收发挥应有的作用。

责任编辑:罗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