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努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

广西日报 2021-11-22

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这是时代的强音。

“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的“4·27”重要讲话中强调。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区上下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加快形成面向东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的开放合作高地,努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

全面开花,用好用活各类开放平台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致辞,为广西发挥独特优势,打造面向东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的开放合作高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向第18届东博会、峰会致贺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东博会、峰会的高度重视。

东博会和峰会是广西对外开放的窗口、缩影和标志。5年来,世界见证了一个更加开放、生机勃勃的广西: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实现国家战略规划全覆盖,构筑了一批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

朱槿花开18载娇艳夺目。历经18年持续培育发展,东博会、峰会已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合作平台,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夯实高层对话平台,有力推动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拓展“南宁渠道”功能,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领域的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东博会从服务“10+1”向服务“一带一路”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拓展。

金融改革开放阔步前行。自治区党委、政府聚焦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新定位和新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一批创新突破大、落地见效快、示范效应强的重点改革创新事项相继落地落实。强化跨境金融创新,扩大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境使用,以市场化方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着力推进131项重点改革任务,已形成案例成果175项,全国首创25项。目前,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总量已达1.39万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0,在9个边境省(区)、12个西部省区市中排名第一,其中东盟市场占近70%,人民币成为广西与东盟的第一大跨境支付货币。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快马加鞭。广西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数字丝绸之路”。中国—东盟信息港五大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基地、一中心、一主轴、两组团”数字经济产业格局已经形成,面向东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高地初具规模。

医学开放试验区收获早期成效。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园区平台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医疗医药创新合作平台和国际医学创新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试验区实验动物繁育、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传统医药开发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初具雏形。

……

一个个重大开放平台、一组组生动的数据,彰显的是广西坚定不移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成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

提质增速,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北部湾畔,海阔潮涌。

近日,一列满载60个集装箱的海铁联运班列从重庆秀山始发,在抵达钦州港后搭乘轮船发往马来西亚、越南、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连接起中国西部和世界各地,从重庆、四川、贵州、甘肃等西部省市出发的货物,沿着铁路向南到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换船出海,通达全球。

我区高度重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将新通道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的重要抓手,以及广西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的牵引工程扎实推进。

随着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的陆续出台,西部陆海新通道日益成为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要道,成为中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与国际市场高效链接的重要纽带。

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已覆盖重庆、四川等13省44市87站,并与中欧班列有效衔接,开行规模从2017年的178列发展到2020年的4607列,增长近25倍,货物运输品类由30余种增加到500多种。

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加快建设,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由2017年的223万标箱增长到2020年的505万标箱,年均增长超过30%。北部湾港开通集装箱航线60条,其中外贸航线35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

未来,广西将围绕2025年基本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目标,加快建设大能力主通道,提升物流发展质量效率,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一条西部地区面向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国际大通道正逐步形成,将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蹄疾步稳,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拥抱RCEP

建设自贸试验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挂牌两年多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开放、物流标准化开展制度创新,形成首批44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区复制推广,其中13项为全国首创,“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创新改革”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拓展了产业发展领域,增强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今年10月27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复制推广在南宁片区、崇左片区落地,企业仅需提交收付款指令,无须事前逐笔提交证明材料即可办理业务,大大简化了手续。

广西自贸试验区加快“放管服”改革,构建面向东盟跨境产业链,开放型经济全面提质。各片区加快实现“1个先进制造业硬核产业+N个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汽车、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东盟特色产品、中药材产品加工产业链,以及金融、物流、数字经济合作服务链,有力推动主导产业快速集聚和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

截至今年9月,广西自贸试验区累计入驻企业超过4万家,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前11倍;累计外资外贸分别占同期全区总额40.1%和33.3%,超过全国自贸试验区18.1%、16.5%的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多年来一直是广西的主要投资来源地。广西成立了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指挥部,积极利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粤桂扶贫协作联席会议、泛北部湾合作论坛等机制,紧紧围绕“东融”战略目标任务,推动一批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实施,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11月4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深圳市举行“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2021广西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恳谈会”,签约项目66个,总投资额达2199亿元。

广西与RCEP国家经贸往来密切。2010年至2020年,广西与RCEP国家贸易额从88亿美元提高到390亿美元,增长3.4倍,占广西对外贸易额的55.5%。近10年来,广西与其成员国双向投资达112亿美元,RCEP区域已成为广西第一大“走出去”投资目的地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

11月2日,随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核准书,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生效。为迎接这个全球体量最大的自贸协定,广西正开足马力,已制定出台《广西加快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若干措施》,力争用足用好RCEP规则。

展望未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广西将进一步敞开胸怀,迎接来自世界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记者杨秋 康安 周红梅)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