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海抗疫医疗物资中转库

广西日报 2022-08-11

“这张‘作战地图’,为全城高效配送疫情防控医疗物资起到了重要作用。”8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银河产业园的北海市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中转库,仓库带班负责人、北海市工信局中小企业科科长潘桂湘,指着门口移动架上的一张送货地图说。

顺着她的指引,记者看到一张用A3纸打印的北海市城区截图,上面密密麻麻地贴着各个酒店、医院、社区的名字,字条细长,迎风飘扬,如同逆行的白衣战士。“近100个隔离点、6家救治医院、8家核酸检测基地、2家方舱医院、80多家支援接待酒店、各核酸采样点……”潘桂湘告诉记者,中转库的职责就是给全城各疫情防控点及时供应医疗物资,前些天,这里日夜灯火通明,时时装车卸货,一派繁忙。

7月16日,这个3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厂房,临危受命,变身疫情防控“弹药库”。作为北海市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中转库,它主要承载柳药集团调拨到北海的防疫医疗物资。“我们根据北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物资保障组发来的调拨单,进行分拣、配送。”柳药集团党委副书记、质量总监钟保恒介绍。作为自治区防疫物资定点储备供应单位,北海疫情发生后,集团派他带着20多名精干驰援北海分公司,和北海市工信局7名干部以及当地的志愿者,日夜奋战,共同24小时值守库房。“最忙的时候,在仓库里分拣物资,一天就超过2万步。”钟保恒说。截至目前,从这里调拨的医疗物资600多单、送货近700车次。

配送目的地,像繁星一样撒在城市各处,各点所需亦各不同。“一趟车出去,有的要送十几个点,走什么路线,孰先孰后,事关装卸顺序,影响操作流程和速度。”潘桂湘说,一开始,统筹安排颇为头疼。

中转库的堵点,像一根刺卡在医疗物资保障组调拨中心所有人的心中。“好在,我们这里年轻人多,思维活跃,点子多。”北海市工信局副局长罗磊告诉记者,一个叫李小梅的年轻人给出了解决方案,她迅速画出了标注有需要配送医疗物资点位的电子地图,串点成链,让人一眼就能快速完成订单组合,优化配送路径。打印地图时,由于软件版本不兼容,点位只见红点不见文字,工作人员遂通过手工裁剪将各点名称贴到图上,并实时动态调整,这份“手作地图”成为了中转库配送医疗物资的“作战地图”。

“熟能生巧,亦能创新。”李小梅把成果归功于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法则,让所有工作人员对全市那么多点位了然于胸。

“作为北海市医疗物资保障组组长单位,我们第一时间优化整合力量,实现了高效、迅速、精准的物资调拨。”北海市工信局局长梁振威对这个被称为“53223”工作法进行了解读,5即“保县区核酸检测、保医疗机构、保隔离点、保支援医护人员、保各工作专班”5个工作重点。落实“3+2”工作要求,每日做到“需求清、库存清、备货清”,对物资调拨有提前量、对物资存储有预留量。抓实“2+3”工作措施,横向采取“点对点”扁平化调配,专人对接一线点长和医疗机构负责人,做好协调联络、接收需求、跟踪进展;纵向建立“一天三询”机制,每天3次主动对接各工作组,早问工作计划是否有变、午询物资是否短缺、晚问次日计划与需求。

“装货时看一眼地图,确定先后顺序,到了点上,卸货就十分顺畅了。”朱柄政是6个配送司机中的一员,他一天要送10多趟,最忙的时候,凌晨5时才收车。

截至8月8日,北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物资保障组,共调拨医用口罩343.93万只、防护服/隔离衣156.84万套、手套372.94万双、面罩119.56万个,20混1采样管40.90万支、10混1采样管278.97万支,单采管202.98万支,核酸提取试剂500.44万人份,核酸检测试剂416.72万人份……保障了全市24轮核酸检测顺利开展。

“及时、准确、安全做好配送,是医疗物资保障组最大的职责。”北海市工信局总工程师陆骁君告诉记者,本轮疫情发生后,北海市共设置了两个医疗物资中转库,各有分工,随叫随送,确保各个需求点“弹药”充足。

责任编辑:黄业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