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蹲点日记:贫困户李景福家的三本致富账

新闻眼|来源:北部湾在线2017-06-20 08:57:05|网络编辑:刘艾

BBRTV6月20日消息(记者/蒋文婷) 贺州市八步区素有“中国李子之乡”的称号,但是,离城区只有30公里的步头镇善中村却是一个贫困村。这几年,贫困户李景福凭借自己的三本“致富账”不仅率先脱贫,还走出一条致富路。

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李景福就自然醒了,麻利地穿好衣服,用山泉水抹一把脸,顾不上吃早餐,就拎起竹筐,趁着太阳还不太晒的时候,骑着摩托车,向离家仅1.5公里的李子园里奔去。

\

\

李景福:“摘了一半。”

记者:“怎么看它熟不熟啊?”

李景福:“这个颜色全部变红色了就是熟了。”

李景福今年种了10亩三华李,现在只剩一些尾果躲在浓密的枝叶间,需要钻到树下,才能找到它们。按上市时间,三华李有早李和迟李之分。

李景福:“新种的,今年就是第六年,第五年才有果挂的,就是去年才有果挂的,今年少一点。”

记者:“今天卖了多少?”

李景福:“30斤一桶,卖5块这样,在路边卖到现在,早点就卖得多一点,6块7块这样。”

去年李景福种了7亩三华李,问起收成,他与善中村第一书记卢发家给记者算起了第一笔“致富账”:

卢发家:“钱的话就得了1万6。”

记者:“就是7亩一共1万6。”

卢发家:“今年应该会有2万,价格上去。”

李景福:“价格高了,去年价格没这么高。”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果树种植专家经常往村里跑。李景福说,这两年三华李的收成比往年好,全靠政府扶贫办带来的先进种植技术:“他教你怎么修枝条,下什么肥,用什么农药,把技术提高,像今年的果比去年的要大一点,价钱就卖得高一点,病虫害各方面都少一点。”

到了上午10点,李景福从街上卖果回来,抓紧时间吃个早餐,就提着饲料去猪圈喂猪。记者走近猪圈,并没有闻到太浓烈的臭味,李景福说,因为他们家的猪圈是全村最先进的生态猪圈,得益于扶贫政策建成:“新建的猪栏,有隔粪板,猪粪猪尿自己会掉下去的,冲一下就可以,后面又建了沼气池和化粪池,粪水可以淋果。”

\

今年,李景福扩大了养猪规模,从5、6头扩大到了30多头,过段时间也可以卖钱了,这是他的第二笔“致富账”。

李景福:“太低不愿意卖,现在行情不怎么好,才6块2,还没舍得卖,等价钱高一点。”

扶贫办:“预计过了暑假之后这个行情才会好一点。”

生态猪圈建起来了,可是去山上浇灌是一项大工程,用摩托车运猪粪上山,每次100斤,来回拉90次才能浇完整整10亩三华李。为了给李景福解放劳动力,第一书记卢发家想了个法子继续帮扶:“猪粪通过发酵形成沼气液,通过水泵引到果场里面,我们建立一个水池,通过这个水池分流到每个水果基地这里,就可以减轻人劳动力。”

这么一来,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猪-沼-果”立体循环生态系统。由于脱贫致富的愿望迫切,李景福还种了4亩多砂糖橘,这是他未来的第三笔“致富账”,预计每年一两万块钱肯定跑不了。接下来,李景福将继续响应政府号召,种植黑木耳,争取增添第四笔“致富账”。

李景福现在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但几年前,他却是一个典型“因学致贫”贫困户,四个孩子要上学,妻子又生病,他一个人扛起家里所有的担子,日子过得十分拮据。接下来,第一书记卢发家与李景福一块给今年的目标做计划,六口之家人均年收入突破1万元。

\

\

卢发家说:“帮他设计了一个扶贫套餐,黑木耳2万块钱,政府补贴1万就3万块钱了,加上1万三华李就是4万多,再看看女儿务工2万多,6万应该是不成问题了。所以引进一个产业,发展一个产业,产业还是占大头。”

第一书记所说的“产业扶贫套餐”不光是李景福所独有。今年善中村还有贫困户28户,贫困人口104人。八步区结合善中村实际情况,在继续扩大三华李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劳务合作、资金入股等形式,帮助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去年吸收43户贫困户参与其中,每户贫困户增收5000元以上。李景福也要加入这个队伍。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