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多必失!吃饭“重口”的你,愿意减减盐吗?

News我发喽|来源:北部湾在线综合整理2021-01-18 15:25:00|网络编辑:孟宪静

日常购物时,应该很少有人会关注到包装说明上经常排在营养成分表最后一项的指标——钠,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盐。不过,在食品行业纷纷做起减法之时,“低盐”也慢慢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你“盐值”高吗?

疫情期间火爆出圈的螺蛳粉,其咸鲜腥辣的重口味让不少人欲罢不能。有研究发现,咸味有助于抵御焦虑和悲观情绪,所以很多人因焦虑没有胃口的时候,喜欢吃点咸的东西来刺激味蕾。

和螺蛳粉相似,辣条、臭豆腐、无骨凤爪、卤味冷吃等红极一时的重口味食品,最离不开的调料就是盐。

都说食盐是“百味之首”,但并不意味着“盐值”越高越好。盐摄入过量会加重肾脏负担,还会引发肥胖和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而我们很多人恰恰是非常“不差盐”。

世卫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但根据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人均每日盐的摄入量估计在12g左右,远远超过推荐值。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报告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东亚国家,因饮食结构不科学而导致的死亡案例中,钠摄入过多是头号罪魁祸首。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了“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其中“三减”指的就是减盐、减油、减糖。

减油减糖的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但在减盐方面,市场的发展显然不如后两者。

减盐的难度在哪里?

>>咸味食品占据“舌尖上的C位”

盐对口味的影响很大。没有盐,很多食物都会很难吃,所以减盐尤其难。智研咨询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休闲零食增速最快的前五大品类中,休闲卤制品、膨化食品、炒货和蜜饯占据了四个席位,而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大盐田”。消费者喜爱的,自然是商家追逐的,“减盐”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

图片来源:智研咨询《2020-2026年中国休闲食品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大盐田”们含钠量举例

此外,人们对甜味愈发的谨慎,不少原本甜味主打的食品也“变了味”。从以芝士和海盐为代表的咸甜味酸奶起,酸奶界首先“跑偏”;咸蛋黄口味的雪糕一炮打响后,东北铁锅炖雪糕、长沙臭豆腐雪糕、山东葱爆牛奶冰激凌在猎奇的路上越走越远;更别说辣鸡翅味的奥利奥和柚子辣椒味的巧克力……从“甜味家族”跑偏到“咸味家族”的,近年越来越多。

>>代糖易找 代盐难

相对于林林总总的代糖产品,目前盐的替代品比较少,食品工业上比较常见的一个方法是用氯化钾代替氯化钠,比如市场上见到的低钠盐。但钾的味道不太好,会有一点淡淡的苦味,有的人适应不了。

在很多加工食品里,盐是一种很必要的添加剂,能起到防腐、保持持水性和嫩度等作用,比如火腿肠,如果把盐改了,可能整个配方都得改,这对工艺是很大的考验。

减盐是个技术活,你知道几个“秘诀”?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者十分常见,而由高血压所致心脏病和脑卒中,更成为过早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无比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厨房里的“百味之首”,竟变成了健康的“隐形杀手”。

有人觉得,减盐很简单,炒菜时少放一勺盐就可以了。其实,这一想法很片面。在饮食上,科学减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减盐从这些细节做起

\

\

在“少放一勺盐”的同时,还要对味精、酱料等调味品多加注意。盐摄入包含显性盐和隐性盐,显性盐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烹调用盐,隐性盐包括酱油、酱类、味精等调味品和饼干、咸菜、腌制食物等高盐食品。很多加工食品,尤其是一些零食、饮料、熟食等,在盐含量上具有很强的欺骗性——明明味道是甜的,含盐量却非常高。以我们熟悉的饼干为例,虽然感觉不咸,但在加工时也需要通过加盐来支撑面筋强度、抵消甜度,所以饼干也是高盐食物。只是在我们食用的时候,盐味已经被其他浓郁的味道掩盖住了,并不能感觉到咸味。因此,我们在平时采购食物的时候,需要睁大双眼,好好检查食物营养标签,选择钠更低的食物

减盐科普剧——超市篇(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除了摄入的盐要控制外,体内多余的盐分也要采取方法排出。饮食中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这些食物含钠元素较少,水分也多,对排盐有一定帮助。此外,吃盐较多的人需要多运动、多喝水,通过汗液、尿液把身体内多余的钠离子排出,进一步清理人体的内环境。

>>2020年中国减盐周,控盐进入“5G”时代

2020年9月1日是第14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国家行动办公室于9月的第3个星期(9月14日至20日)开展中国减盐周宣传活动,向公众宣传“915”(就要5克)的减盐理念,传播低盐饮食知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并践行减盐行动。

\

习惯“重口”的你,愿意从现在开始减减盐吗?


来源: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百家号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