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创新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广西新闻|来源:南宁云-南宁日报2021-10-09 10:19:20|网络编辑:刘艾

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65万困难群众圆“安居梦”

南宁市创新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

南宁市高度重视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图为上贤湾公租房。 (南宁市住建局供图)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南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高度重视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尽最大努力帮助本市低收入家庭、新市民、青年人等解决住房困难,构建了涵盖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截至今年8月底,市区累计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6.77万套,其中公租房54882套、保障性租赁住房3005套、经济适用住房51531套、限价普通商品住房4538套、棚户区改造53746套,帮助65万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

从“忧居”“蜗居”到“安居”“优居”,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多元化筹集资金

建设“底气十足”

定位于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的公租房被人们广泛重视,南宁市多措并举跨越资金障碍,解决融资难题。

根据“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南宁市本级财政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计提15%,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公用事业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费用中计提5%的资金,每年在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计提公租房建设资金,统筹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南宁完善申报手续,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支持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缓解我市的资金压力。

此外,通过BT建设模式、市属公司自筹资金建设、土地出让配套建设等形式,南宁市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对筹集到的各项建设资金,全部由财政部门设立财政分账账户统一管理,专款专用,按工程进度统一拨付,没有挤占、截留、挪用、套取等违法现象的发生。

2010—2021年,我市本级财政共支出公租房(含廉租房)建设资金79.64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补助资金21.06亿元,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4.3亿元,市本级财政投入54.28亿元),地方财政投入占比68.16%。

投入财政资金、争取上级补助、吸纳社会资金……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使得南宁公租房建设“底气十足”。我市采用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企业自建和按比例配建为辅的方式筹集公租房房源。目前,市本级利用财政资金筹集的公租房有23个项目共52489套,企业自筹资金建设的公租房有3个项目共1492套,商品房项目配建公租房有8个项目共901套。

户型建设“小而全”

环境配套更便利

居家过日子,最怕的是房子功能不齐全。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公租房项目发现,这些公租房项目设计总体呈现“小而全”特点,房屋功能全、配置紧凑,体现经济性和实用性,配有厨房、卫生间和阳台,功能齐全,基础装修,保证基本生活需求,添置部分家具家电即可入住,让保障户使用方便。

记者在高坡岭人才公寓看到,这里环境幽雅,交通便捷,公寓房间明亮整洁,室内地面铺地砖,厨房设备、卫浴设施、基本灯具等日常设施一应俱全,十分舒适。

据介绍,南宁市公租房均为小户型,单套建筑面积均在60平方米以下,其中40平方米及以下的小户型占82%,解决更多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根据轮候家庭和新申请家庭中单人户、双人户比例高的实际,公租房以单间配套户型为主,一房、二房为辅。在市本级已建成房源中,单间面积平均为30平方米,占比50%;一房一厅面积平均为40平方米,占比32%;两房一厅面积平均为52平方米,占比18%。

除了在公租房的户型设计上下功夫,南宁公租房还注重做好小区规划和园林设计。南宁公租房的楼间距适宜,在容积率较高、出房量大的同时保证房屋的通风采光。在园林方面,道路两边均种植有树木,合理利用地面广场及公共场所设置花园、绿地,提升居住舒适感和满意度。

同时,南宁市还在公租房小区配套建设社区管理、文化活动、医疗服务、物业服务等用房,合理配建幼儿园、小学等教育设施。目前达到配置标准的小区实现幼儿园应配尽配;通过打造15分钟生活圈,小区周边的配套齐全,交通便利。所有公租房小区附近均有学校、农贸市场、银行、医疗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临近公交站点或地铁口,群众生活、出行便利。

聚焦低收入家庭

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2018年10月,出租车司机潘福恩入住仙葫苑公租房小区,新居是50平方米的两房一厅,客厅、阳台、厨房、卫生间等配套完善、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基本可满足一家四口居住需求。此前,潘福恩一家四口租住在城中村的一间单间房子里,只有10平方米的空间,狭窄又不方便,每个月还要支付较高的房租和水电费。

“如今我每个月只需要支付两百多元的房租和水电费,两个小孩就读的学校就在小区附近,学习环境和教学质量都很好。现在,我们一家四口的生活很幸福!”潘福恩乐呵呵地说。

我市始终坚持以“努力实现本地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为首要工作目标,聚焦本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建立市本级低收入家庭保障数据库,精准识别,精准保障。通过不定期数据核查,对新增未申请公租房保障的低收入家庭,联合街道办、乡镇政府力量,主动提供上门政策宣传和指导申请服务,确保本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需求应保尽保。目前,已保障14900户低收入家庭,轮候家庭中无低收入住房困难户。

在优先解决本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基础上,南宁市还进一步解决本市其他住房困难群体、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和城市公共服务人员的住房难题。

截至2021年8月底,市本级已建成公租房54882套,已分配52647套,其中本市户籍“双困”家庭占比为56%,外来务工人员占比为28%,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占比为16%。

加强后续管理

确保“进退有序”

为保证公租房的利用率,我市加强对保障后的持续管理,确保“进退有序”。

实行保障对象不动产登记限制制度。对有意向购买其他住房改善居住条件的保障家庭,要求先退出公租房再办理不动产登记,形成“买房先退保”的机制,促进良性循环。三年来,市本级共有7707户为改善住房条件主动退出公租房保障。

创新简易收房程序,有效解决公租房腾退难题。针对已不符合公租房保障条件的家庭,采取短信通知、张贴限期腾空告知书、上门做工作等方式进行劝退。三年来,市本级通过简易收房程序成功收回939套公租房,未出现纠纷。

利用房态图技术,把房源信息、合同信息、缴费信息、报修信息进行关联,通过颜色、图形、动态图标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现房源基本信息,实现对房源使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对收回的公租房进行再次分配,减少房源空置时间,提高公租房的利用率,更快、更便捷地保障更多群众。

建立房源互换平台,供承租人发布换房需求信息,当换房双方达成共识,经管理部门审核,便可达成换房意愿并重新签订合同,满足保障对象工作流动、生活便利的实际需要。目前,市本级有446户保障家庭通过平台成功换房。

此外,南宁市还将市本级32个公租房项目移交给南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引入企业化管理,使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服务更加专业化。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住房保障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我市将持续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重视不同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记者 尹海明 通讯员 黄春露)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