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汉字会说话》第一百七十篇:“消、防”字

930|来源:930教育广播2021-11-09 16:58:00|网络编辑:罗娴子

“消”“防”

(一)

防患于未然,是我们对没有发生但是可能发生的隐患提前有个预判和准备,这是好事情,尤其是消防安全是我们可以提早预防的,我们现在所说的“消防”,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呢,就是灭火防火的意思。其实,“消”和“防”两个字的词义最开始并不表示灭火防火。那为什么现在我们却管灭火防火的工作叫做消防呢?今天我们就从源头上给大家说说“消”“防”这两个字是怎么演变为现在的“消防”的。

《如果汉字会说话》,我是宇航。我们先来说说“消防”的“消”字。“消”在东汉经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消,尽也,从水肖声。”许慎认为,“消”字它的本义是“消失、用尽”的意思。

\

“消”(小篆)

其实,“消”字的本义不是许慎说的那样,还可以追溯到更原初的样子。从字形来看,“消”字是由三点水和生肖的肖这两个部件组成的,三点水很好理解,说明这个字表示的意思是与水有关的。那生肖的肖怎么理解呢?这个部件稍微有点儿复杂,你看这个生肖的“肖”字,上边是大小的小,下边是月的字,注意这可不是月字,这个部件其实是肉的意思。所以“肖”最开始表示的是肉变小了。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消防的“消”字,左边与水有关,右边是与变小有关,所以“消”的本义是大水变小、水消退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消”的本义是冰雪融化。所以,《说文解字》里说的“消失、用尽”其实是从“消”的本义引申出来的。

再来说“消防”的“防”字。《说文解字》:“防,堤也,从阜,方声。”许慎认为“防”的本义是“堤坝”,这是对的。

\

“防”(小篆)字

“防”这个字,是由两个部件组成的,左耳旁,右边是方。左耳旁其实是阜,简省笔画之后的样子。阜字本义是指没有石头的土丘。方,主要表示读音。综合这两个部件来看,消防的“防”字本义就是堤坝的意思,“堤坝”就是在出水口堆一个小土丘。

古书里还有防字用作本义的用例,比如《周礼》里面就有一句:“稻人掌稼下地,以潴畜水,以防止水。”意思是稻人掌管在泽地种稻,用陂塘蓄水,用堤坝止水。这里面的“防”字就是堤坝的意思,后来“防”字就由本义“堤坝”延伸出了“筑堤坝、防护、防止”等。

“消”字和“防”字的本义都与水有关。而“消防”一词正好是“灭火和防火”的意思,与火有关。水能灭火,“消”“防”两个字,本身就带有灭火属性。

虽然“消”和“防”都是汉字,但“消防”这个词却不是我国原创的。我国古代,与防火灭火有关的工作,并不叫做消防部门,而是称为“火政”或者“火禁”。“消防”这个双音节词是清代光绪年间从日本引进的,当时的“消防”一词泛指消灭与预防火灾、水灾等灾害。而专门指灭火防火的,那时叫做“消防火灾”。后来,渐渐约定俗成,“消防”一词才专指“火灾消防”,也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灭火防火”。

(二)

欢迎回来,我是宇航。我们经常说防火防盗,自古防火都是放在第一位,历朝历代,都专门设立了消防方面的机构和专职人员。当然了,当时都还没叫消防。那古代的消防部门都有哪些有意思的名称和机构呢?

周朝,是中国古代最早建立官员制度的。周朝时期管理火政的官员的称谓有点拗口:司烜、司爟,还有宫正。到了汉代,消防处于发展阶段,这时消防部门还没有独立分离出来,没设置专门的机构,消防治理与社会治安的各项工作统一由武官叫做“执金吾”来负责。

到了唐宋元时期,消防机构得到了发展。唐朝的京城长安,虽然城内没有设亭,却建了专用于治安消防的“武候铺”,分布在各个城口和城内的各种坊里,在全城形成一个治安消防网络系统。

宋朝,设有专门掌管火政的官员:厢使﹑防隅官。厢使是宋朝开封等地负责地方火禁等事宜的防火官员。防隅官是由宋代的铺兵组成的,也叫防隅军、潜火军,他们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责任心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夜间巡逻,敦促居民按时熄灭油灯、蜡烛等,消除火灾隐患。宋代消防建设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由国家建立的城市消防队,为宋代人点赞。

明清时期,消防达到了相对完善的阶段。明朝的一些城市也组建了专业的消防部队,叫做“火兵”。它主要是为了防御敌军火攻引起的火灾和防范其他火患,一般设在城市中心或建筑密集、人员聚居之处,并配备各种救火器具。到了清朝,一些城市也设立了专门的救火兵丁﹑救火义役﹑救火夫头。《康熙仁和县志》中有记载,当时杭州城内居民住宅稠密,经常发生火灾,由于扑救不力,造成很大损失。为此,总督刘公从守城部队中抽出身体强壮、行动敏捷的兵丁组成一支灭火队伍,专门担负城内救火任务。

清朝的救火义役都有明确分工,并配备各种灭火器具,以便在救火时各执其器。救火夫头是负责管理水夫的人。消防车的雏形,在清朝就出现了,叫做机桶(火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救火设备了。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消防的器材装备更丰富了,有用人力扛拉的木制抬龙,还有吊桶、铜锣、梯子、警铃、挠钩、号衣、号帽、防火背心等等。

古人在防火上下足了功夫,有“意念防火”,说出来绝对挺有趣的。还有一些迷信色彩的方式,但是可以看出古人对防火的重视程度,甚至在建筑上还运用了一些技术。那么,这些技术放到我们现代来看是否具有科学性呢?如果汉字会说话,我是宇航,稍事休息,我们一会儿接着聊。

(三)

《如果汉字会说话》,我是宇航,在各种古装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有打更人边走边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个场景并不是导演和编剧的想象,而是有据可依。

《周礼·天官》中记载,到了每年春秋两季,掌管宫内用火安全的宫正都要摇动木铎,提醒大家注意防火。

古代的中国人信奉神明,在古人的防火措施中,会采用“意念防火”,祈求神明保佑人们不受火灾的侵害。比如把大量跟“水”有关的元素,运用到建筑上。像一些古建筑的内顶上,就有绚烂的“藻井”,藻是海藻的藻,井是水井的井,显然,这就跟防火有关。

藻井通常位于室内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绘有彩画、浮雕。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东井即井宿,古人认为它是主水的,在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此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

古建筑的屋脊两端翘起的构件,就有一个神物,叫做“鸱吻”,传说它是龙的第九个儿子,因为它能喷浪降雨,所以就被用在屋脊上,要到就是它能避火灾的这份吉祥。

这都属于意念防火啊,接下来咱们好好说说古代消防技术。

(四)

即使做了很多预防,有些火灾也无可避免。在一次次的失火、灭火实践中,我们的祖先逐渐总结和创造出了比较科学的消防技术,也曾一度在世界范围内长期保持着领先地位。

首先就是建筑中的分隔技术:古代建筑大多都是木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就成了灾难。聪明的古人想出了分隔技术。

所谓分隔,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可燃物之间做技术处理,在易燃的木柱外面涂上湿润的泥土,我简称为“闰土”,湿润泥土形成一个不可燃的保护层。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中就发现了泥土构筑的“防火保护层”,木柱上就被涂抹了一层坚固的防火涂料。在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就有,泥土防火的木柱。大地湾文化是咱们华夏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明,是仰韶文化的来源之一。可见那会就有防火的意识了。

还有一种是使用不那么容易燃烧的建筑材料,比如夯土墙、砖石墙。考古发掘证明,在距今46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可以有效防火的夯土墙,完成了难燃烧墙体向不燃墙体的过渡。

明代有一种防火设施,叫做銮仪卫仓库,每隔七间房屋就空出一间,用三合土填实,直至房顶,形成一堵5米厚的隔火墙。

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也是防火墙的一种,两侧的山墙高出屋面,在火灾发生时,隔断火源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除了阻隔,储水也是防火救火的关键,为此古人设计出了很多储水工具。从商代起宫廷里就开始设置水缸,这种水缸虽然能储存大量用水,但机动性不高。一直到唐代,才改变了灭火方式。

唐朝的人们开始使用皮袋、溅筒灭火。到了北宋,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等方便携带的工具。当有火情时,众人拿着这些工具灭火,作用类似于今天的灭火器。

火情重在早发现,所以发现火情、及时报警、召集官兵出动的机构很重要。所以,宋代还在地势高的地方专门建有望火楼。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楼上昼夜有人瞭望,而楼下则有房屋数间,屯兵数百人,并配备了各式灭火设备,一旦楼顶的士兵发现火情,能第一时间赶往火灾现场进行扑救。

工作做得好,制度是关键。到了明代,就专门建立了严密的“火政”制度,有了制度,明朝的“火兵”队伍和义务消防组织“火灶”,从编制到开展工作,都非常严密规范。

到了清代,开始意识到消防工作是需要群策群力的了,所以当时官民携手共同建设消防队伍,有救火会、救火社、水会、水局、水龙局、挠钩会等消防组织。

回过头看,我国古代的消防是寓意和实施并举,建筑上有寄托美好愿望的防火神兽,建筑内有预防火灾的防火墙和储水工具,再到后期城市的消防系统也初步形成,这些都为现如今的消防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不再居住在木建筑中,但是也需要时刻注意用电、用气安全,懂得火灾发生时逃生的基本准则,以此减少事故发生,避免对家庭及个人造成不可磨灭的损失。

毕竟消防安全无小事。向所有的消防叔叔致敬,你们辛苦啦!在这里,也温馨提醒各位朋友:“用电用火需有度,消防通道不可堵;灭火器具时时有,安全安心不辜负”。

《如果汉字会说话》,我是宇航,我们下期见!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