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圆梦】解锁龙吓屯的教育密码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2-01-01 08:56:51|网络编辑:王琳

关于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水井村龙吓屯,苗族群众克服各种困难,坚持送孩子进学堂,21户苗族群众走出了15个大学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全面小康阔步前行。

从隆林县城驱车近一个小时,翻越了几座大山,沿着一条从石山中凿出的蜿蜒水泥路,我们见到了山弄中的龙吓屯。罗晓鑫顺利考上广西中医药大学,是龙吓屯走出的第15个大学生。她说,榜样的力量在引领她不断前行:“大家都坚持把书读完,坚持都能考大学。‘前辈’给我们做个标兵,我们晚辈就应该跟着他们的行为去努力。”

80后的罗斌是罗晓鑫口中的“前辈”之一,年纪不大,却是全屯人口口相传的榜样,他是屯里第一个大学生。回忆起当年的求学路,罗斌仍历历在目:“这路都是小路,我们从这里去要翻四座山才能到学校。遇到这种雨天就用家里的塑料薄膜盖头去上学,基本我们去到学校的时候衣服都已经湿完。”

龙吓屯坐落在七分石头三分土的大石山区,石漠化严重,自然条件恶劣。过去,村民依靠种植玉米、养殖家畜维持生计。在苗寨传统观念里,人们习惯了“男孩务工,女孩养猪”,读书无用论,就像一把枷锁,紧紧地将他们和贫困勒在一起。在罗斌的记中,不少孩子早早辍学,15、16岁的苗族孩子就已嫁人成家。

“记得最清楚,四年级在村小有24个同学,到六年级就剩六个同学了。我们这届6个人毕业,就我一个人去读书了,其他人都不读了。”能成为村里第一名大学生,除了自己的坚持,罗斌最想感谢的一个人,就是水井村原党支部书记罗文新。

在罗文新看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希望之所在。没有学费,他找钱给孩子读书;成绩不好,就他想方设法鼓励孩子们继续学习:“教育放在首位,如果你不巩固教育,其它就不用说了。”

两代人的付出,如今开花结果,大家的思想观念有了根本改变,龙吓屯21户人家没有一个孩子辍学。罗文新告诉记者,不少毕业走出大山的孩子开始反哺家乡,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每一年到假期的时候,如果全部回来,我们就围在一起,商量怎么解决我们家乡发展的办法。出外面见世面了,他见城市那么好,回地方那么差,肯定想办法把这个建设搞好。”

站在龙吓屯的村口,极目远眺,群山环绕,村口的大榕树长得郁郁葱葱。罗文新站在树下,深有感触:“以前穷不能穷教育,现在全面脱贫了教育更不能落下,群众的日子也将越过越好。”

记者手记

采访中,罗文新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龙吓屯做到了。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安心读书,这些年隆林各族自治县下了不少功夫,累计投资12亿元建设8所学校,面向全国招聘2371名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才俊加入教师队伍,累计发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资金2亿元,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失学辍学动态“双清零”。

我们相信,随着群众意识的提高,当地政府的重视,在全面小康路上少数民族群众的孩子将会享受更好的教育,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记者刘晓宇)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