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航天人的奋斗强音:这十年,我与中国航天有个约定

国内新闻|来源:光明日报2022-04-24 15:20:10|网络编辑:王琳

  嫦娥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指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我们为“太空出差三人组”在轨183天新纪录欢呼;为嫦娥四号在全球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喝彩;为祝融号火星车铆足劲巡视勘察鼓掌;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骄傲……

  中国航天捷报频传,国人振奋、世界惊叹。

  但,九天揽月,太空摘星,绝非一日之功。举世瞩目的航天“奇迹”背后,离不开一代代深耕细耘、攻坚奋斗的中国航天人。

  “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在一次次问鼎苍穹中,他们有哪些所思所感?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倾听,新时代航天人的奋斗强音。

  这十年,我与中国航天有个约定

  今天,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这让我想起,2016年我国首个航天日,所有执行过载人航天任务的战友,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重温我们1998年加入航天员大队时的誓言:“甘愿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这是我们面对国旗的承诺,也是我们终身的誓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引领我们迈上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他对航天事业寄予厚望重托,对全体航天员给予亲切关怀:忘不了习主席亲赴西北大漠,为我们出征壮行;忘不了习主席亲自与我们天地通话,让我们感受到无穷力量;忘不了习主席亲切接见,勉励我们不断前行、勇攀高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十年,中国人以一次次胜利出征、一次次巡游苍穹,将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远,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见证了我国由大向强的铿锵步伐。

  我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航天员,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这是党和人民教育培养的结果,是祖国托举我飞上太空。我经常想,作为一名航天员,不管飞多少次,无论飞得再高再远,感恩的心永远不能变,初心使命永远不能变。

  记得有一次,我们神舟七号飞行乘组3人到香港访问,在一个体育场与上千名学生交流,有一个小学生问我:叔叔,难道你不怕死吗?我说:叔叔跟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怕死。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付出生命,比如我们从事的航天员这个职业和载人航天事业。所以,我又不怕死。

  仰望星空,探索浩瀚宇宙的神圣使命在激励我们拼搏奋斗;展望未来,建设航天强国的壮美画卷在召唤我们续写荣光。航天梦任重道远,每个航天人都在尽全力跑好自己的一棒。我们一定练好本领,永葆青春,时刻准备,任党挑选,再上太空,再当先锋,再打胜仗,让浩瀚太空见证,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革命军人、一名新时代中国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多少名利换不来这份自豪

  航天科工二院25所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总师 孙 武

  2011年11月3日,我第一次站在指控大厅,看着“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我国首次无人自动交会对接。在太空中,我和我的团队研制的微波雷达展现了突出的卓越性能,圆满完成了“首先捕获、稳定跟踪、精确测量”的任务目标,令在场所有的科研人员激动不已。那一刻,我永生难忘,那份亲眼见证梦想成为现实的喜悦,是多少名利也换不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我有幸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任务等多项重大工程任务,我们研制的雷达产品也实现了三代升级,先后经历了十次空间任务的历练,取得了十战全胜的傲人成绩。回想微波雷达研制过程,一切成功的取得都离不开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5所团队的集聚资源和共同努力,正如中国航天每一个里程碑的成就,都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的成果。

  这些年,一个很大的感受是,越来越多有志青年投身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中。我每年也在带很多年轻人,他们有理想、有担当,希望将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在国家需要的战场上,他们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美好年华赶上伟大时代

  很庆幸,在我最美好的青春十年,赶上了祖国航天事业高速发展的伟大时代;更幸运,我在飞控任务一线亲历了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的一次次伟大壮举。

  这些年,作为任务飞行控制一线的组织指挥人员,从一年一次任务到一年六次重大任务并行实施,我能深切感受到中国航天正沿着规划方向奋步疾蹄,也能真正感悟到肩负使命与责任的重大,更能真切体会到任务执行压力的不断增大,这更激起了大家挑战不可能的决心。面对新形势,我们认真研究分析任务特点,创新完善任务组织实施模式,调整优化人员力量配置,不断突破着任务执行能力上限。飞控技术能力的全面跃升,从轨道计算精度由百米到十米量级提升,从多目标协同计划人工编排到自动化规划技术成熟,从上千个参数人工监视到海量信息智能辅助分析,我永远不会忘记和同事们讨论方案、联调测试,一起度过的那无数个不眠之夜,大家干在一起、争在一起、乐在一起。

  有时候,我也曾彷徨,任务永远干不完,何必要受这份苦?可是当看到身边的“老同志”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面对家人朋友的全力支持,想想老一辈航天人一辈子的愿景,自己赶上了这么好的时代,又有什么理由犹豫呢!从“神八哥”到“北京明白”,大家对航天事业的关注与期盼,为我们注入了无限动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使命如山。

  为了共同梦想相聚

  “为什么来这里?后悔过吗?”这是从繁华都市到戈壁小城的科技人员们经常被问及的问题。我想,我们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相聚于此——航天梦。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我心里埋下了航天梦的种子。2005年,在决定毕业去向时,我义无反顾选择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还得到了中心领导对我继续攻读直博的支持。博士毕业后,我再次回到中心。来到这片承载着民族复兴光荣与梦想的土地,我坚决申请到发射一线去、到最前端的岗位去。2013年4月26日,高分一号卫星从发射场升空,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参加任务。能够托举火箭飞天,我内心无比自豪。这一年,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在中心全面展开,我承担了火箭控制系统20台单机的测试工作。当火箭点火起飞,飞船顺利入轨,航天员成功进入太空,我深切感受到了航天事业的神圣与伟大。2015年,新型固体火箭要在中心实施发射,我和几位年轻同志受命担任系统指挥,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最终实现了新型号火箭的首飞成功。新的发射团队组建,我受命担任负责人,带领队伍实现了首战首胜、连战连捷,并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

  当前,我国已进入空间站时代,作为国内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中心的职能使命在拓展,其他型号任务也在有序推进,前景非常广阔。我将以更加奋进的姿态,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斗,星耀全球

  这十年,北斗系统完成了从区域组网到全球覆盖、从服务亚太到造福世界的巨大跨越。作为一名北斗人,我感到特别幸福。

  党的十八大召开时,第16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刚发射成功不久,这是北斗区域导航系统的收官之战。2012年12月27日,北斗二号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区域服务,标志着我国在建立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进程中又迈进了一大步。我们深知,这一步只是奋斗征程的一个新起点,接下来要研制并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任务更难,挑战更大,担子更重,但我们实现“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决心和目标没有变,航天人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步伐没有停止。

  心怀使命、肩抗责任,我们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脚踏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勇攀航天科技高峰。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首批组网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入轨。之后,我们继续苦干1000天,将30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终于在2020年7月31日迎来了“高光时刻”——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就此提出。

  北斗“中国造”,“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我们的努力让这一愿景变成了现实。中国北斗的进步是新时代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几代人接续奋斗,数十万建设者聚力托举,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如今,北斗卫星在轨工作安全稳定,系统服务性能国际一流,北斗规模应用已经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未来,北斗的应用将带给我们、带给人类更多。

  我们背后有一座“山”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三十五所研制的伽马高度控制装置在返回舱距离地面约1米高度准确发出反推发动机点火控制指令,返回舱安全着陆。作为这个关键单机设备的项目负责人,我从2010年参与项目研制,到如今已经经历了12个春秋。

  2013年,从事总体工作3年后,我从前主任设计师王征手里接过项目负责人的重任。作为神舟飞船安全回收的最后一棒,我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王征对我说得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国家给我们这一分钟时间,我们一定要把任务出色地完成好”,“要想进发射场不发抖,那就在平时下功夫”,这两句话一直鞭策着我,永远不要自满,不要松懈。

  神舟十一号任务,是我第一次正式对产品进行最终性能状态标校,虽然对产品技术原理、电路细节早已烂熟于心,虽然经历过成百上千次的模拟练习,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整个流程的研制生产工作,可当我真正调表的时候,内心的压力还是巨大无比。这个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最后的点火性能,关系到任务成败和航天员生命安全。

  在这之前,所有的飞行产品调试都是王征亲自操刀。那天调表的时候,王征全程在旁边陪着我。看出我的紧张,他还会讲几个笑话让我放松下来,“产品的设计冗余肯定没问题,你放心地调,把性能往最优调就行,就像你平时练的那样”,“这是你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整个调试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他看起来云淡风轻,但我知道他一直紧盯着数据。

  这就是中国航天“传、帮、带”传统的一个缩影,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是因为我们背后有一座“山”,是我们的航天前辈们甘为人梯,帮助我们成长,秉持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

  把关键核心技术握在手中

  毕业前夕,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所属首都机械公司的总工程师来到母校清华举办讲座交流。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和认识航天。从学长的口中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随着后续去参观学习,看到一排排先进的数控机床时,我认定这就是将来要实现抱负的地方。

  2005年,刚到车间,当我初次接触到各种大型数控加工设备,许多工艺不了解、许多软件不会用、许多系统很陌生……这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每一次实践锻炼都是一次“充电”的机会,在生产现场跟产,虚心地向经验丰富的工艺员和操作工人请教,并在实践中验证学习成果。就这样,我慢慢成长起来,我和我的同事先后解决了众多国家重点型号质量、效率工艺难题。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研制,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任务提出多种结构方案解决设计难题,推动研制进程。特别是在近10年,在成长为团队带头人后,带领团队优化氢氧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工艺,加工效率提升9倍以上。

  但我们深知,中国制造距离世界一流还有差距,很多设备、材料、工艺上的不足需要我们去追赶和超越。这些前沿技是买不来、要不到的,我们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把关键核心技术握在手中,推动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为实现航天梦贡献力量。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张蕾、詹媛、崔兴毅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孙伟、奉青玲、宋星光)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4日 12版)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