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铁路 纵览湘桂走廊】信念如磐 平凡之路绽芳华——致默默奉献的铁路人

News我发喽|来源:北部湾在线2022-08-28 19:33:13|网络编辑:王琳

说到铁路工作人员,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我们常见到的列车驾驶员、乘务员等,其实还有一群人,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保障着铁路的安全运行。

见证铁路变迁 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扳道工

扳道员被人称作普铁“掌舵人”,即在铁路的Y型道岔口,通过人力决定火车行进方向的工人。陈海明就是桂海铁路上的一名扳道员,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近30年。今年10月,年满60的他就要退休了。

\

陈海明在进行扳道作业。(记者/王琳摄

桂海铁路于1958年9月18日动工,主要支持桂林许多单位的物流需要,曾是一条十分繁华忙碌的线路。2014年初,桂海铁路桂林南站到桂林东站区间停办货运业务。目前,桂海铁路桂林站至桂林南站仅5公里多线路还在办理货运业务。 “以前的工作十分繁忙,我们从上班到下班,基本就只有吃饭有点空,而现在一个班下来才扳道30次左右,作业量少了很多。”陈海明言语中有些失落。

失落的同时,陈海明的心里也暗暗感到骄傲。桂海铁路的发展变迁,是桂林工业布局优化调整、交通网日益完善的结果。正如为列车掌舵的道岔变轨,几十年前,普遍依靠人工扳道,后来发展为在车站值班室就能人工控制的6502电气集中联锁,再到2013年广西迈入高铁时代,智能化的计算机联锁大范围投入使用。虽然人工扳道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陈海明却亲眼见证了桂林的发展变迁以及铁路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

\

陈海明向司机示意道岔开通信号。(记者/王琳摄)

提及退休后的生活,陈海明的脸上泛起一丝愧疚:“很多人都说退休了要计划旅游,可我从前的工作太忙,对家人的陪伴很少,退休后我要好好地照顾家人,不会考虑远游。”

科技助力 “水陆空”三栖高铁安全护卫队守护桥梁安全

衡柳铁路甘棠江三线桥,这是一座高普并行的箱形双线简支梁桥,桥长159.2米,横跨于灵川县甘棠江之上,更有趣的是它与身侧的灵岩风雨桥并驾齐驱。为了维护铁路线路安全,桂林西路桥检查工队的职工们不仅要运用航空无人机、水下巡查,还要走上桥面,对桥梁进行水陆空三栖巡查作业。

\

甘棠江三线桥灵岩风雨桥并驾齐驱。(记者/王琳摄)

桂林高铁基础设施段工务维修技术中心桂林西路桥检查工队现有16名职工,他们负责对贵广客专210km线路的桥梁、隧道、涵洞等高铁基础设备设施及段管内水中桥墩检查维护作业。其中管内桥梁共124座,总计长度38771米。

水下检查桥梁墩台等设备的难点是无法用肉眼进行观察判断。过去,深水中的墩台需要安排专业人员潜水观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2018年,铁路引进了水下巡查机(俗称“小海鲸)辅助开展检查工作。“小海鲸”能够潜入50米深的水里作业,机器搭载的高清摄像头能将桥墩画面数据实时传输,还能保存影像资料,仅几分钟便能完成一个桥墩的检查,这些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小海鲸”的使用不仅大大提升水下检查的效率,还能更好地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除了水下检查,工队还要用无人机检查桥墩水上部分,观察墩身是否有裂痕,墩身设备是否正常,混凝土表面是否完好等。虽然有了科技的助力,工队的责任却未有丝毫减退,不敢有一丝懈怠。

\

\

作业人员用“小海鲸”检查桥墩情况。(记者/王琳摄)

从配备基本的相机,到空中无人机,再到水下巡查机,工队作业使用的设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上天入水,走山进洞,他们守护着一方铁路的安全,渐渐的有了一个响亮又霸气的名号——“水陆空”三栖护卫队。

传承信念 宁铁最北小站的深山坚守

蓝家村站是国铁南宁局最北面的车站,是湘桂线上的一个四等小站,与国铁广州局交界。小站不办理客货运业务,每天接发货车约36趟,主要工作就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正点、畅通。

\

蓝家村站车站值班员杨尉在监看列车运行情况。(记者/王琳 摄)

站区虽小,但“五脏六腑”一应俱全,运转室、活动室、学习室、宿舍区、小食堂等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干净整洁。在这里,有10名铁路职工坚守岗位,年纪最长的59岁,最年轻的29岁,他们从五湖四海来到这个偏僻的深山小站,难免会产生思乡之情。为了丰富休班生活,大家主动利用休班时间进行“小种养”“小养殖”,围出菜园、搭建鸡舍,还修整了篮球场,不仅缓解了思乡之情,也让小站有了“家”的味道。在蓝家村站工作了十年的杨尉表示,刚来蓝家村站时,小站给他的印象是又远又偏又孤独,吃住行都不方便,但即便如此,他却没有想过离开:“因为我从车站站长和职工的工作生活中看到了无所畏惧的精神。”

\

蓝家村站职工利用休班时间开展“小种养”“小养殖”。(记者/王琳 摄)

“蓝岭云腾俯看峰青村秀 家前风啸欣听车站往来”,站区大门悬挂的对联很好地诠释了蓝家村站人践行责任默默坚守的担当与奉献,以及不畏艰苦怡然自得的坚韧品质。小站自1938年建站至今,经历了36任站长,工作人员来了一茬又一茬,可前辈们为行车安全默默守护的感人故事却依旧口口相传,平凡坚守在小站缓缓流淌的岁月里熠熠生辉:“蓝家村站在前辈们的坚守下安全天数已经有12800多天,如今我们这一辈接下了安全‘接力棒’,也要不负期望,跑好这一程,再把‘接力棒’传承下去。”

\

虽然来自五湖四海,蓝家村站的工作人员却亲如一家。(记者/王琳 摄)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铁路的工种有的日新月异,有的历久弥新。但是,不管是技术的革新还是工种的消失,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安全高效的出行而努力,朝着经济社会进步的方向而奋斗。无论社会如何变迁,铁路人的奉献、责任与坚守都不会改变,信念编织成网,让流动的中国生机勃勃,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记者/王琳 通讯员/宋斯丽 封荣权 唐荣彬)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