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灵山县:擦亮玉兰“香村振兴”名片

泛北新闻|来源:广西新闻网2022-11-21 17:25:30|网络编辑:孟宪静

近年来,灵山县立足资源优势,着重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围绕伯劳镇盆山村玉兰花优势产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做强做优玉兰花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玉兰花示范产业园,形成了“三镇八村一核心”的产业格局。目前,全县共种植玉兰花约1.5万亩,全年产值近1亿元,小小玉兰花成为振兴大产业。

\

玉兰花核心示范区。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张广松 摄

拓宽思路谋出路,推动产业变“富业”

白兰花,当地人称“玉兰花”“香花”,是有名的芳香植物,终年常绿,花期较长,香气宜人,是不可多得的多用型植物品种。除可作为绿化观赏花木外,还广泛用于食品加工、熏茶、酿酒和提炼香精,还可以入药。

盆山村的山区地理环境为玉兰花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早在1995年,就有盆山村村民开始种植玉兰花,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全村的玉兰花种植规模也在不断壮大,核心区内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受益人口达3000多人,花农收入超3500万,其中64户脱户贫户中有38户种植玉兰花,每年形成近100万元收入。盆山村的玉兰花种植,辐射周边那隆、三隆两个乡镇,箔竹、彭屋、大平、泥桥等8个村委达到8000多亩,年产值近1亿元。

盆山村确立玉兰花产业为“一村一品”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农户自身经验为依托,走访询问种植大户,邀请市、县专家培训指导,推动制定《玉兰花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提炼总结出白玉兰嫁接的四个核心步骤,确保玉兰花栽培和管理标准化,提升种植的科学化水平,玉兰花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

花农采摘玉兰花。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黎俞成 摄

核心区内种植的玉兰花采取“纵向裁枝,侧向压枝”的矮化种植技术,对树冠进行打顶后,会从截口处长出两到三个侧枝,侧枝要继续打顶,从每个侧枝上会继续分出两到三个第二侧枝,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横向生长的丰产树形。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修剪一次,将向上生长的枝条剪掉,促进树形的横向生长。多修剪可以促进多发新枝,同时除掉细弱枝、病虫害枝和下垂枝,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营养消耗,利于多长花蕾多开花。

玉兰树一年抽发新枝四次,每次萌发后就边生长边开花,花期从每年4月到11月,长达280天之久。玉兰花收购价格常年稳定在4至10元之间,每亩玉兰花每年可以为农户带来1万至2万元收入。

\

花农们在售卖玉兰花。广西新闻网记者 周隆富 摄

深度融合,创新产业合作

通过多年发展,盆山村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玉兰花产业格局,探索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为了有效破解资源分散、产业规模小、销售渠道窄等问题,盆山村委与广西中桂农业有限公司、广西灵潼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灵山县灵粤茶叶种植家庭农场等多家经营主体发展经营玉兰花产业,建成育苗基地50亩,年可供玉兰花种苗50万株,全村有玉兰花鲜花收购点超过20个,鲜花主要销往上海、成都等一线城市。

“盆山村现有两家玉兰花香精厂,一家是2016年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建设,一家是2020年通过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不仅帮助群众拓宽了销路,还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盆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健说。

玉兰花全身是宝,鲜花和树叶都是可以提取精油,盆山村年产玉兰花鲜花2000吨,玉兰树叶400吨。该村建成的2座玉兰花精油提炼厂,加工车间面积3000平方,日加工(玉兰花、叶)量达到15000公斤,产出的玉兰花精油等主要销往欧洲。

经过20多年,盆山村的玉兰花版图在日益扩大,增长350倍,达到3500亩。如今的盆山村房前屋后、沟渠路边、山坡丘陵随处可见玉兰树。一朵朵玉兰花开满枝头,花香四溢,绿叶映衬的花丛中,村民们背着袋子、挎着篮子忙采摘,宛如一幅幅美丽画卷。

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灵山县将继续做大做强这一产业,把玉兰花产业推向更高、更新的层次,朝着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壮规模、见效益的目标奋进。目前,玉花产业已列入钦州市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点推进项目,借助盆山村示范带动效应,联合那隆、三隆两镇及周边八个村共同发力,力争将玉兰花种植规模扩大至20000亩,实现总产值超3亿元,擦亮“香村振兴”的绿色名片。

同时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玉兰花全产业链,示范区扩面升级,继续推动“林改”,发展500亩连片化标准化种植,通过修建观景亭、入园步道、特色灯饰等景观设施,建设入村道路沿线14公里白玉兰景观带。并强化深加工,提升和改善玉兰花加工设备,加强与科研院所等的合作大力研发加工新品,提升产业附加值。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拓宽鲜花销售渠道,在巩固“北上”线路(成都)的基础上,开发拓展“南下”线路(广州)。

灵山县将进一步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科研”深度融合方案,完善紧密型农企研利益联结模式,撮合多主体合作抱团,促进良性生产要素融合集聚,把示范区建设成为自治区级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打造一张芳香四溢的绿色产业名片。(记者 周隆富 通讯员 张广松 黎俞成)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