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12315连发两条提示!事关医美、“考公”,已接到多条投诉举报

新闻眼|来源:930老友记2022-12-14 08:59:00|网络编辑:王琳

医疗美容消费提示——

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中心

2022年第12号消费提示

近两年美容消费投诉中涉及医疗美容纠纷增多。当前医疗美容市场鱼龙混杂,技术水平千差万别,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手术并发症和失败的风险更会严重威胁消费者安全健康。南宁市市场监管局郑重提示广大消费者,选择正规医疗美容机构,追求美丽不忘健康安全。

医疗美容不同于生活美容。“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医疗美容机构”是指以开展医疗美容诊疗业务为主的医疗机构,它本质上是医疗机构。医疗美容机构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

目前,医美行业存在部分医美机构证照不齐全,未取得医美经营许可或超范围经营;机构工作人员不具备执业资格,操作不规范;医疗产品渠道不明,部分医美机构使用假货、水货针剂以及山寨设备等;医美效果难以评估,服务质量与消费者预期仍有较大差距等问题。医疗美容产品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消费者的个体差异会导致一定几率的不良反应发生,若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后果。

消费者应清晰认知“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界限,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属于将医疗技术运用到美容中,生活美容多是通过化妆品中的氨基酸、A醇、玻色因等化学物质,来改善皮肤状态、延缓衰老。

医疗美容机构是需要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明确的医疗美容诊疗服务范围、符合医疗机构标准、有执业资格且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的医疗专业机构,与生活美容机构具有天壤之别。

因此,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医美需求,正确选择医美机构,审慎做出医美决策。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特发布今年第12号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选择医疗美容时,请擦亮双眼,看清以下几点:

一、医美机构要正规。整形手术高风险,机构正规是底线。要确认所选机构是否具备卫生主管部门许可资质。

二、主诊医生最关键。从术前检查评估到术中麻醉和出血感染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防控等都有较高要求,务必要选择经验相对丰富的主诊医生。

三、医美产品需安全。非手术类美容治疗相对手术类美容治疗创伤和风险小,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单从产品价格、产地、包装、宣传上难以辨别真假,因此选择正规医院,由正规医生推荐相对安全。

四、量入为出是重点。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没有收入来源,在家庭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甚至不惜透支信用卡或美丽贷,最终无法偿还。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千篇一律的“网红脸”未必是真的美。

五、索要凭证须牢记。消费者在接受医疗美容服务前,一定要记得签订医疗美容协议,明确医疗美容项目、内容、权利、义务,避免责任不清造成纠纷。切记索要发票等凭证,避免日后出现纠纷时,因证据不足而难以索赔。一旦遇到医疗消费纠纷,请及时向医疗主管部门卫健委反映,或者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进行投诉举报。

公考培训消费提示——

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中心

2022年第13号消费提示

近年来由于“考公”市场的热度持续升温,相关的教育培训机构也是相当火爆。为应对国考、省考、选调生等笔试、面试,不少大学毕业生都会参加各种培训班、协议班来提高自己的通过率。各种培训机构也纷纷都打出“不过退费”的承诺,宣传花样层出不穷。今年国考报考人数更是大增,超过了250万,又一次刷新了纪录,达到了近十年之最。而今年大部分培训考试受疫情影响延期,导致退费集中,造成退款拖延。

近段时间,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陆续接到多起涉及“公考”培训的投诉举报。对此,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中心发布2022年第13号消费提示,提示广大考生:谨慎选择、细签合同、依法维权。

一、谨慎选择、理性消费。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教育培训机构的证照资质等相关信息,选择证照齐全、品牌过硬、口碑较好、师资较强、经营状态稳定的教育培训机构,不要轻信街头“小广告”对所谓“培训效果”的夸大宣传,切勿盲目轻信培训机构的“保过班”、“协议班”,切勿冲动缴费。如培训机构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建议谨慎选择。

二、细签合同、明确双责。消费者要注意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仔细核对合同中关于收费标准、课程设置、服务内容等条款是否与培训机构口头承诺、广告宣传相一致,并仔细查看培训机构关于退费的承诺时是否在合同中载明清楚,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针对某些“先过关后付费”“公考保过班”等协议班,双方要明确约定付费及退费的相关条款。一旦发生消费争议,以便依据合同进行维权。

三、保留凭证、依法维权。由于此类培训费用金额较大,消费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理性消费,量力而行,同时,要注意留存好合同文本、交易凭据、沟通记录等凭证材料,如遇纠纷,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应先与培训机构或连锁的上一级机构协商处理,如不能解决,应当收集、固定有关证据,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或拨打12345进行投诉举报。

记者:木易

通讯员:熊至娟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