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又打开了文旅消费新方式

国内新闻|来源:新华网2024-04-20 11:02:51|网络编辑:夏汝

新华网记者 闫雨昕

周五下班直奔机场,周末白天游玩,晚上看演唱会,周一赶凌晨5点高铁,8点回公司打卡。

“年轻人热衷做演唱会特种兵”等话题不断冲上热搜,近期,线下演出遍地开花,越来越多年轻人利用周末或小长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演唱会之旅,为文旅市场又添一把“火”。

有人说,演唱会是一种“情绪消费”,消费者买的是情绪价值。                                          

“与同频的伙伴一起跟着音乐狂欢,真的超治愈。”“光是想到要去看演唱会,每天都过得很有盼头。”从网友留言看,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与其说是“追星”,不如说是去追寻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近年来这类“情绪消费”不断敲动人们的心弦。从“尔滨”到天水,从演出市场到电影票房,从城市“陪拍”到“搭子社交”,差异化的旅程体验、情绪解压与精神同频、亲切又不失边界感的情感共鸣,都带动当地文旅消费爆火。

形式虽不同,但内核一致,显示了人们对于精神需求的消费意愿,也激荡着文旅市场的“一池春水”。

“每次来看演唱会只有两三天时间,但并不影响我去博物馆、商业街参观游玩。”像这样围绕演唱会密集设计旅程的人不在少数。人们在感受演唱会现场的激情和快乐之余,也有机会体验当地人文风情,可谓一次出行,两份快乐。

“演唱会+旅游”,带动了涵盖交通、食宿、景区等在内的文旅链条,消费潜力充分释放。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去年我国大型演唱会票房创146亿元新高,万人以上的演唱会场次数较2019年增长3倍,近5成观众跨省奔赴现场。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以演唱会为“圆心”,以交通、食宿、景区等产业链条为“半径”,撬动了当地消费的方方面面。

当然,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人们强烈的情绪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思考如何接住这波“情绪消费”带来的“流量”。

“办好一场演唱会”固然重要,但通过演唱会“留住一群人”更值得追求。这就需要城市练好内功,顺应市场,敏锐捕捉消费趋势,拥抱新的商机。

比如,关注下沉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的完善,挖掘更多新业态,如沉浸式的演艺、充满创意的消费场景等,为消费者提供可持续的特色体验,这样才能在喧嚣热闹后,获得消费者长久的青睐。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