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游玩还需小心这些小家伙

广西新闻|来源:南宁晚报2024-05-06 10:33:19|网络编辑:刘婷

 男子假期出游不慎被海蜇蜇伤,医生提醒——

  海边游玩还需小心这些小家伙

  “五一”假期,到海边品尝海鲜、吹海风是不少市民的选择。但玩得尽兴的同时,还需注意安全,如注意防范来自海洋动物伤害。对此,听听医生怎么说。

  5月2日凌晨1时许,一名男子来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急诊科,自述是去北海海边游玩时不慎被海蜇蜇伤右上肢,出现肿痛。当时手部出现刺痛感,上岸后在当地自行用自来水冲洗后便返回南宁,并未在意。回到南宁后发现手部肿痛加剧,当即到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右前臂大范围泛红,呈条索状,有呈瘢痕样,有触痛。随后,医生给患者进行伤口药物外敷、抗过敏、补液等对症处理。

  针对该患者的情况,医生指出,被海蜇蜇伤后,要立即上岸,用海水冲洗患处,切勿用淡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以免引起刺细胞破裂,导致毒素大量释放而加重病情。可用刀、钳子、镊子等去除残留在皮肤中的触手和刺丝囊。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以避免二次致伤,同时尽快到医院就诊。局部皮损较轻者,2~3天后开始消退,1~2周即可痊愈。严重者可持续数天、数月,甚至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瘢痕形成,坏疽等。

  ■知多点

  这些海洋生物需注意

  夏季到海边游玩,还需注意防范哪些海洋动物伤害呢?听听医生怎么说。

  ●珊瑚刺伤。珊瑚刺伤的最初反应是疼痛、出现红斑和瘙痒。

  ●海蛇咬伤。海蛇咬伤有瞬时疼痛,后伴麻木感,伤口一般不红、不肿、不痛,被咬部位常有一对短浅如针头大小的毒牙痕,有时难以辨认。咬伤3~6小时后,可见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全身筋骨疼痛,张口、吞咽、言语困难,眼睑下垂,视物模糊。中毒严重患者还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不能自主呼吸,多数因窒息死亡。

  ●海胆刺伤。海胆刺伤急性期表现为刺伤部位红肿、疼痛,随后引发皮炎出现紫红斑,毒刺数量过多时可致全身毒性反应,如皮肤感觉异常、放射状疼痛、低血压、心悸、肌无力、呼吸困难、失语、耳聋、面瘫、休克等临床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鱼虾刺伤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一不小心有可能会导致海洋创伤弧菌感染。医生提醒,生活中或工作中鱼虾刺伤要立即清创(挤出局部血液,然后予碘伏或安尔碘多次消毒,密切观察患处局部情况),最好到医院专科规范处理伤口。

  记者 叶祯 通讯员 王冰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