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简体 > 新闻频道 > 科技 > 列表
-
家用脱毛仪行业新规执行近百日 强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强脉冲光脱毛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将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业内认为,强脉冲光家用脱毛仪行业迎来强监管时代。安全是底线 行业监管政策收紧安全是家用脱毛仪的底线。从长远角度来看,强监管的到来和行业准入门槛的提升,对以技术革…
来源:新华网 2023-03-28 13:38
-
甘肃研发AI交通灯“有智慧”
近日,“智慧交通灯集群系统”已在兰州新区进入试运行期,图为智慧交通灯集群可视化平台。杨艳敏 摄甘肃丝绸之路信息港公司27日对外发布消息称,由该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研发,首创的“智慧交通灯集群系统”问世,在兰州新区管委会和丝绸之路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推进下,日前正在兰州新区…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03-28 13:36
-
手机里的数据如何删才算真正安全
“家里有好多旧手机、旧ipad都不敢扔也不敢送人。删除的数据还能恢复,格式化也不保险,看样子不随便处置是对的。”北京海淀区的李女士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今年央视“3·15”晚会上,相关技术人员针对“如何彻底清除手机数据”进行了测试,得出被快速格式化的数据能轻易恢复的结论,发现许…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2023-03-28 13:18
-
古生物学者发现约1.7亿年前的“花”
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古生物学者近期通过化石重新研究,发现了我国西北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被子植物,即人们熟知的“花”。这种远古植物距今约有1.7亿年历史,此前一直被认为是裸子植物。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介绍,人们俗称的“花”和“果”,其实…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3-03-28 13:08
-
新型微型机器人可通过电磁混合动力推进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26日发表声明说,由该校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国际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微型机器人,能够在生物样本中通过电磁混合动力推进与“导航”,并具备识别、抓取和运送单个细胞的能力。这一微型机器人是人造颗粒,直径仅10微米,相当于单个生物细胞大小,可自动或通过操作员的外部控制执行移动任…
来源:新华网 2023-03-28 08:56
-
智能绷带促进慢性感染伤口愈合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可拉伸无线生物电子系统,可用于监测慢性感染伤口,并能通过伤口部位的电刺激和药物治疗促进愈合。研究人员已证明该设备能够轻松黏附在皮肤上并加速糖尿病小鼠的伤口愈合。仅在美国,慢性不愈合的伤口就影响了超过6万人,为患有糖尿病溃疡、烧伤、手术并发症和其他疾…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3-28 08:56
-
我国科学家揭示作物主效耐碱基因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谢旗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于菲菲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欧阳亦聃教授等领衔的科研团队与多家单位合作,以耐盐碱作物高粱为材料,首次发现农作物耐碱基因AT1及其作用机制。大田实验证明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小麦、谷子和玉米等耐盐碱作物种质产量,在…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3-03-27 11:26
-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将投用
3月26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广东珠海启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这是我国第一座工作海域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的浮式风电平台,其建成投用将使我国海上风电的自主开发能力从水深不到50米提升至100米级以上,为我国风电开发从浅海走向深远海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3-03-27 11:14
-
美国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有特殊“垃圾处理”机制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发现,造血干细胞采用一套特殊机制来清理它内部的异常蛋白质,该机制会随造血干细胞衰老而失灵,强化该机制功能有助对抗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蛋白质依靠其氨基酸链折叠成特定形状而拥有特定功能,错误折叠的蛋…
来源:新华网 2023-03-27 11:13
-
2022年度十大科普事件揭晓
26日,“典赞·2022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播出,2022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与十大科学辟谣榜正式出炉。其中,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明确提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等入选年度十大科…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3-27 11:09
-
新方案可提高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技术经济性
德国一个研究团队日前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在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过程中同时利用氢气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可以提高产出价值,增强该技术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光电化学分解水是清洁能源热门研究方向之一,该技术利用半导体材料吸收太阳光,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分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来源:新华网 2023-03-27 11:08
-
我国科学家建立常态化深海长期连续观探测平台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中科院海洋所研制的多代深海坐底长期观测系统在我国南海冷泉区连续多年布放,实现了对该区域高清影像资料、近海底理化参数等数据的连续获取。该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深海研究》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据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张鑫介绍,深海热液、冷泉…
来源:新华网 2023-03-27 11:07
-
新型网络架构为6G体系化创新提供支撑
以移动通信技术每10年左右更新一代的规律判断,6G有望在2030年左右迎来商用。从近日召开的2023全球6G技术大会看,为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全球产业伙伴关于6G的讨论已从分散转向收拢,更多聚焦于愿景需求、关键技术、统一标准和未来新一代移动信息基础设施架构。“我们提出的6G‘数字孪生、智慧泛…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3-27 11:05
-
5G RedCap规模化商用是场持久战
RedCap可以简单理解为“轻量级、简配版的5G”。业界初步估算,通过减少终端带宽、收发天线数量、降低调制阶数等方式,RedCap可使5G终端复杂度和成本下降50%至65%,这对5G终端规模应用、扩大5G应用场景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且在物联网领域的落地应用中尤为突出。3月23日,第三届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
来源:新华网 2023-03-27 11:00
-
软体机器人迈向绿色 可生物降解人造肌肉问世
科技日报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奥地利约翰内斯开普勒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联合团队以软体机器人的可持续性为重点, 合作设计了一种基于明胶、油和生物塑料的完全可生物降解的高性能人造肌肉。相关论文22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研究…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3-24 10:34
-
“生物融合”装置有助恢复瘫痪肢体功能
科技日报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张佳欣)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神经植入物。在对实验鼠进行的研究中,科学家使用该生物融合装置改善了其大脑和瘫痪肢体之间的连接。虽然在将其用于人类之前还需进行广泛的研究和测试,但对于截肢者、失去肢体或肢体功能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进展…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3-24 10:30
-
全球竞相发展AI技术
◎本报记者 刘 霞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磅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开放人工智能公司(OpenAI)GPT-4迎来“首秀”;谷歌公司推出聊天机器人“巴德”(Bard)的测试版本,此前该公司就已经推出了医疗大型语言模型Med-PaLM,以及大型语言模型PaLM API和MakerSuite;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也于15日发布了一款…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3-24 10:29
-
“星际访客”奥陌陌加速原来靠氢气
科技日报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2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首位“星际访客”奥陌陌(Oumuamua)之前原因不明的加速,其实是源于储冰产生的氢气。奥陌陌是人类探测到的首个起源于太阳系外并穿越太阳系的已知星际天体。但令天文学家无奈的是,奥陌陌的运动速度和亮度凭现有技术都难…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3-24 09:27
-
自旋电子器件制造工艺获新突破
科技日报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明尼苏达双城大学研究人员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联合团队开发了一种制造自旋电子器件的突破性工艺,该工艺有可能成为半导体芯片新的行业标准。半导体芯片是计算机、智能手机和许多其他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新工艺将带来更快、更高效的自旋电子设…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3-24 09:26
-
高脂高糖食物易“上瘾”原因揭示
“甜品脑袋”真与大脑偏好有关高脂高糖食物易“上瘾”原因揭示科技日报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张佳欣)巧克力棒、薯片和薯条……为什么人们在超市里一看到这些就“走不动道”?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新陈代谢研究所与美国耶鲁大学一项合作研究表明,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会改变人们的大脑:如果人们经常…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3-24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