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绵延万里,自巍峨的唐古拉山起源,沿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一路积溪聚流,穿越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奔腾在辽阔的中南半岛,哺育了流域亿万民众。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这条母亲河把中国和湄公河五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澜湄合作应运而生,开启了六国求合作谋发展的新篇章。

澜沧江—湄公河作为一条天然纽带,将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紧密相连。但“天然”并不一定就具备驱动历史秩序的动力。

新的合作起点出现在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在中国—东盟(10+1)框架下探讨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得到湄公河各国积极响应,为澜湄合作栽下了“一粒饱满的种子”。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已进入快车道,又赶上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东亚各国毗邻而居,方便人员交流和贸易往来。

东亚国家文化相近,人脉关系密切。

2016年3月23日,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中国海南三亚成功举办,标志着澜湄机制正式启动。澜湄合作成为首个以水为名、流域六国共同创建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

李克强总理分别引用中国古话“人心齐,泰山移”和湄公河国家谚语“只要意志坚如铁,移山填海也不难”,来表达对合作机制的期许。澜湄合作是有传统的,但这一机制是新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澜湄虽“旧江”,其命维新。

解字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澜湄六国因水结缘,是南南合作的新实践。

微风聚在一起就有台风的力量

打造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保持澜湄地区的祥和与安宁。

以心相交,方成久远

点赞澜湄六国人文交流。

公式

三亚=“三川汇流”+“协定”+“一致”

在不同的湄公河国家语言中,“三亚”的多重意义表明澜湄六国愿携手合作,赢得区域光明的未来。

1+1+1+1+1+1>6

澜湄六国通过合作能形成6个1相加大于6的效应,既能促进自身发展,也可为促进区域、次区域发展探索新路。

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2016年以来,澜湄六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澜湄合作一步一个脚印从倡议变成现实,首次领导人会议确定的早期收获项目绝大部分已完成或取得实质进展,形成了“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的澜湄格局,创造了“天天有进展、月月有成果、年年上台阶”的澜湄速度,培育了“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

数读

1

2017年,中国是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是老挝第二大贸易伙伴。

2200

2017年,中国同五国贸易总额达2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6%。

420

中国累计对五国各类投资超过420亿美元,2017年投资额增长20%以上。

330

自首次领导人会议以来中国与五国新增航线330多条,2017年人员往来约3000万人次。

热词

“3+5+X合作框架”

3大支柱: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

5个优先领域: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

X:2018年1月,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将“3+5合作框架”升级为“3+5+X合作框架”,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

澜湄周

从2018年开始,每年3月23日前后为“澜湄周”。届时,澜湄合作六国将举办系列活动,展现澜湄合作的独特魅力和丰富成果。

澜湄合作因水而生。水既是重要的合作内容,也赋予了这一机制致力于友好相处、互利共赢的精神内涵。澜湄机制成立4年多来,合作从快速拓展期进入全面发展期,机制建设、战略规划、资金支持、务实合作均取得显著进展,为地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0年上半年中国对澜湄流域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逆势上扬,分别增长8.7%和33.5%,湄公河国家对华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1.2%。

2020年,中国和湄公河五国贸易额为3221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66.3%。

中国已成为越南、柬埔寨、缅甸、泰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老挝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越南也成长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5年来,广西立足独特区位优势,积极参与澜湄合作,共获批澜湄基金支持项目11项,主要用于农业和减贫、水资源、跨境经济、产能、社会人文等领域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2022年3月21日至27日是第5个“澜湄周”,也是澜湄合作启动6周年。澜湄合作经历了培育期、快速拓展期,迈入了全面发展新阶段,为各国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典范。“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中国和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将为澜湄合作扬起新的风帆。